[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系统综合任务流程化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1639.0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8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霖;徐永林;王学玉;方艳斌;李黎;王天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松霖;徐永林;王学玉;方艳斌;李黎;王天安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54 | 代理人: | 张骁敏 |
地址: | 653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系统 综合 任务 流程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综合任务流程化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综合任务流程化管理系统是由发电厂、送变电线路、供配电所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综合任务流程化管理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优质的电能。
现有的电力系统综合任务流程化管理系统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够很好的将变配电单元与负荷中心单元进行对接,不能够对当前的位置进行定位储存,从而对其配电及维修带来了不便,由于电压不稳易导致电路发生故障,在配电及输送电能的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力系统综合任务流程化管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综合任务流程化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力系统综合任务流程化管理系统,包括变配电单元,所述变配电单元的内部设有无线通信模块和电量调节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内部设有信号接收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的下方设有监测模块,所述电量调节模块的一侧设有控制电路模块,所述变配电单元的一侧设有发电单元,且其另一侧设有负荷中心单元,所述发电单元的上方设有自然界能源,所述发电单元的内部设有发电动力装置和高压变压器,且发电动力装置和高压变压器之间固定安装有电能储存模块,所述负荷中心单元的内部设有地址码储存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且地址码储存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之间设有统计模块,所述地址码储存模块的上方设有电路保护模块,所述电路保护模块的上方设有低压变压器,所述电路保护模块的内部设有电源输出模块和熔断器,所述熔断器的一侧设有二极管。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电量调节模块均和变配电单元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均和无线通信模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力装置和高压变压器均和发电单元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地址码储存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均和负荷中心单元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输出模块和熔断器均和电路保护模块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电力系统综合任务流程化管理系统,无线通信模块内部的信号接收模块能够接受来自负荷中心单元发来的信号,其中地址码储存模块能够储存当前的位置,再配合统计模块对当前位置的用电量进行统计,通过电量调节模块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电,避免造成浪费,电路保护模块内部的熔断器及二极管能够在瞬间高压或过低电压等不稳定的电压情况下自动断开电路,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整个电路的作用,其中高压变压器和低压变压器相结合,能够很好的改变输出和输入的电压值,以便更好的进行运输和使用,起到了很好的变电压的作用,整个系统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系统综合任务流程化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系统综合任务流程化管理系统电路保护模块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系统综合任务流程化管理系统的局部视图。
图中:1、变配电单元;2、无线通信模块;3、电量调节模块;4、信号接收模块;5、信号处理模块;6、监测模块;7、控制电路模块;8、发电单元;9、负荷中心单元;10、自然界能源;11、电能储存模块;12、发电动力装置;13、高压变压器;14、地址码储存模块;15、统计模块;16、信号发射模块;17、电路保护模块;18、低压变压器;19、电源输出模块;20、熔断器;21、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松霖;徐永林;王学玉;方艳斌;李黎;王天安,未经李松霖;徐永林;王学玉;方艳斌;李黎;王天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16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