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动力总成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1237.0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08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戈铅;沈南;季小伟;滕广宇;李相荣;明绍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刘伟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动力总成 夹持装置 前支架 试验台框架 连接部件 后支架 横梁 汽车动力总成 本实用新型 夹持 三点支撑结构 动力总成 对称设置 固定车辆 相对设置 转动惯量 试验台 测量 试验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动力总成夹持装置,其中,车辆动力总成夹持装置安装在试验台所夹持的框架上,用于固定车辆动力总成,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前支架,前支架安装在试验台框架上;后支架,后支架安装在试验台框架上;前支架包括:支座,支座的一端用于固定在试验台框架上;横梁,横梁的一端安装在支座的另一端;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安装在横梁上;两个前支架的连接部件相对设置并于后支架形成三点支撑结构以夹持车辆动力总成。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动力总成夹持装置能够更加稳定的将汽车动力总成固定在试验台上,便于汽车动力总成转动惯量的快速、精准的测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动力总成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研发过程中,测量动力总成的转动惯量,可以为整车模型建立和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参数,以便进行整车动力学分析及悬置系统优化设计。
K&C(汽车悬架运动学特性和柔性特性)试验台是用来测量整车悬架特性以及转动惯量的试验设备,动力总成无法像整车一样直接安装在K&C试验台上,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夹持装置,以实现动力总成在K&C试验台上的安装,实现汽车动力总成转动惯量的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动力总成夹持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动力总成夹持装置,安装在试验台所夹持的框架上,用于固定车辆动力总成,车辆动力总成夹持装置包括:
对称设置的两个前支架,所述前支架安装在所述试验台框架上;
后支架,所述后支架安装在所述试验台框架上;
所述前支架包括:
支座,所述支座的一端用于固定在所述试验台框架上;
横梁,所述横梁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支座的另一端;
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安装在所述横梁上;
两个所述前支架的所述连接部件相对设置并于所述后支架形成三点支撑结构以夹持所述车辆动力总成。
优选地,所述支座与所述横梁为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连接部件与所述横梁为可拆卸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在所述试验台框架上;
支柱,所述支柱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支柱的另一端,所述横梁通过第二螺栓垂直安装在所述顶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板上设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形螺孔,所述横梁通过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在所述长形螺孔内以能够调节所述横梁在所述顶板上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件通过第三螺栓设置在所述横梁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件为一端开口的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的底部安装在所述横梁的另一端,所述连接部件开口端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翻边,所述车辆动力总成能够安装在所述翻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柱上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支柱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通过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加强所述支座整体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所述后支架包括:
后底座,所述后底座与所述试验台框架可拆卸的连接;
后支柱,所述后支柱一端与所述后底座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1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