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隔膜分切机上用的可调节幅宽的间隔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88602.2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6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徐锋;袁海朝;邓云飞;马文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26 | 分类号: | B26D7/26;H01M2/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15 | 代理人: | 张建茹 |
地址: | 05715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膜 分切机上用 调节 幅宽 间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隔膜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隔膜分切机上用的可调节幅宽的间隔环装置。
背景技术
高端电池隔膜分切普遍采用用圆刀分切,圆刀分为上刀和下刀,隔膜的分切幅宽由下刀和间隔环本体控制,分切幅宽精度较高,例如61mm幅宽,需要控制幅宽在61-61.3mm;一根约1.2m的下刀轴上需要由约16组下刀组分切幅宽约1m的隔膜。每一组下刀组由厚度10mm的下刀、总合为51-51.3mm的若干子间隔环组成的间隔环本体组合完成,间隔环本体往往由多个子间隔环组成,例如10mm+41mm两个子间隔环或10mm+10mm+31mm三个子间隔环等构成形式。
由于下刀和间隔环本体的加工精度较高,理论上可以控制分切幅度在61-61.3mm范围。但是电池隔膜较薄,在分切张力作用下,幅宽会变化。例如分切不同厚度隔膜,在不同张力和速度下,分切同样幅宽需要重新调节间隔环本体,则需要将下刀轴拆下来,把所有的间隔环本体和下刀从下刀轴上取下,重新换上合适的间隔环,一旦实际分切过程幅宽不合适,还需要再次拆卸下刀轴重新调节,造成工作效率难以提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隔膜分切机上用的可调节幅宽的间隔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拆卸下刀轴即可对下刀间的距离进行微调,保证隔膜的幅宽在要求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隔膜分切机上用的可调节幅宽的间隔环装置,包括上刀以及套装于分切机的下刀轴上、用于间隔相邻两下刀的间隔环本体,下刀、间隔环本体分别与下刀轴活动连接,下刀轴两端设置有固定套,间隔环本体、下刀设置于两端的固定套之间,关键在于,所述的间隔环本体包括一组子间隔环,一子间隔环端部设置有外螺纹管、与该子间隔环相邻的子间隔环的内腔为内螺纹腔,相邻两子间隔环借助外螺纹管与内螺纹腔旋合连接并具有间距调节的自由度。
所述的外螺纹管的螺距为0.35mm-1mm。
所述的子间隔环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刻度线。
所述的下刀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宽度与上刀的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子间隔环旋合组成间隔环本体,根据分切不同厚度隔膜的张力、速度的不同,旋合子间隔环,实现间距微调,使下刀之间的距离能够保证分切后的隔膜的幅度在规定的范围内,无需将下刀轴拆卸下来更换间隔环本体来调整下刀之间的间距,子间隔环上的小螺距结合刻度线可实现精准调节、判断微调间距,进而实现隔膜幅宽的调整,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间隔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向视图。
图5为图1中下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向视图。
附图中,1代表间隔环本体,2代表下刀,3代表下刀轴,4代表外螺纹管,5代表子间隔环,6代表内螺纹腔,7代表上刀,8代表环形凹槽,9代表刻度线,10代表固定套,L代表微调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分切机上用的可调节幅宽的间隔环装置,包括上刀以及套装于分切机的下刀轴3上、用于间隔相邻两下刀2的间隔环本体1,下刀2、间隔环本体1分别与下刀轴3活动连接,下刀轴3两端设置有固定套10,间隔环本体1、下刀2设置于两端的固定套10之间,关键是,所述的间隔环本体1包括一组子间隔环5,一子间隔环5端部设置有外螺纹管4、与该子间隔环5相邻的子间隔环5的内腔为内螺纹腔6,相邻两子间隔环5借助外螺纹管4与内螺纹腔6旋合连接并具有间距调节的自由度,当下刀2之间的距离需要微调时,只需微量调节相互旋合的两子间隔环5的螺纹咬合程度,即可实现分切隔膜幅宽的微量调节,调节范围可控制在-0.5mm~0.5mm,保证分切后的隔膜的幅度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无需将下刀轴3拆卸下来更换间隔环本体1来调整下刀2之间的间距,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所述的外螺纹管4的螺距为0.35mm-1mm。
所述的子间隔环5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刻度线9,旋合时可根据刻度线9判断螺纹间的咬合程度,便于精准控制。
所述的下刀2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凹槽8,环形凹槽8的宽度与上刀7的厚度相同,便于上刀7刃入,充分切断隔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886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