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艾灸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85789.0 | 申请日: | 2017-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2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刚;钟卫正;饶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艾灸 内套筒 外套筒 网状侧壁 便携式艾灸器 侧壁 网状筒形结构 定位磁铁 技术结构 上下贯通 固定翼 顶段 套在 贴条 筒形 执手 对称 延伸 自由 | ||
一种便携式艾灸器,包括艾灸外套筒及艾灸内套筒,所述外套筒的侧壁为上下贯通的网状筒形结构,其底部对称设有两个以上向外延伸的固定翼,在侧壁的顶段设有定位磁铁;所述艾灸内套筒为由筒形的网状侧壁及网状的筒底组成,在网状侧壁上设有由顶到底的贴条,在网状侧壁的顶部设有执手;所述艾灸内套筒的外径小于外套筒的内径,内套筒可以套在外套筒内。本技术结构简单,适于特殊部位的艾灸、并可在艾灸过程中,患者可有一定的活动自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中医中艾灸用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艾灸是我国中医诊疗的常用手段,艾灸是局部温热刺激效应在人体某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治疗方法,施灸点皮肤外温度上升高达130℃左右,皮肤内温度最高在56℃左右。皮下与肌层内的温度变化和表皮不同,灸刺激不仅涉及浅层,也涉及深层。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斑痕、浮肿、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同时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还可引起大脑皮层抑制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对于艾灸的具体应用,有用手拿艾灸的,也有通过器具进行艾灸的,目前艾灸器具种类很多,都不同成度的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增加了穴位艾灸的准确性,同时极大的提高了艾灸的效能。但艾灸器具多为人体躺下、坐下或俯卧后的使用结构,特别对于一些局部穴位的艾灸、对于在艾灸过程中可以进行一定的活动的艾灸器具就很少,本申请人早在2016年就发明了,专利号为:“201620102980”,名称为:“温针灸器具”的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但仍存在有一定的不足,如高度调节不便,使用不够稳固,不能大幅度倾斜或倒着使用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适于特殊部位的使用、并可在艾灸过程中使患者可以自由的活动的便携式艾灸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携式艾灸器,包括:艾灸外套筒1及艾灸内套筒2,所述外套筒1的侧壁10为上下贯通的网状筒形结构,其底部对称设有两个以上向外延伸的固定翼11,在侧壁10的顶段设有定位磁铁12;所述艾灸内套筒2为由筒形的网状侧壁20及网状的筒底21组成,在网状侧壁20上设有由顶到底的贴条22,在网状侧壁20的顶部设有执手23;所述艾灸内套筒2的外径小于外套筒1的内径,内套筒2可以套在外套筒1内。
所述的便携式艾灸器,其艾灸外套筒1的底部设有垫环13。
所述的便携式艾灸器,其艾灸内套筒2的顶部通过铰链设有网状的筒盖24,与铰链对应的另一端设有筒盖扣25。
所述的便携式艾灸器,其设于艾灸外套筒1底部的垫环13为胶环。
所述的便携式艾灸器,其执手23上设有一层防烫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适于特殊部位的艾灸、并可在艾灸过程中,患者可有一定的活动自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艾灸外套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艾灸内套筒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医院,未经深圳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857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糖尿病患者足底保温按摩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控制的艾灸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