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型河道污物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84083.2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2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程维虎;姬庆庆;闫清萱;杨祎;陈楠;魏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扇面 拦污栅 污栅 污物收集装置 污物收集 连续型 冲力 河道 本实用新型 流动过程 清污装置 水利设施 漂浮物 竖直 拦截 水位 上层 河流 汇聚 水面 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型河道污物收集装置,属于水利设施建设技术领域。扇面拦污栅将曲面与平面进行巧妙的组合,从而实现了拦截、收集及清除于一体的清污装置。由于河流中的污物往往为漂浮物,因此主要分布于水流上层。根据这一特点,竖直拦污栅的顶部需低于整个拦污栅前的最低水位,扇面拦污栅与水面构成一倾角。巧妙利用水流在流动过程中的冲力,将水中的污物汇聚在扇面拦污栅的斜面上。在污物收集到一定程度后通过上扬扇面污栅清理污物,达到经济、高效的目的;在污物上扬清理阶段,将会有第二扇面污栅取代第一扇面污栅的位置,从而实现污物收集的连续可持续,达到经济、高效的目的,并提高整个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污物收集装置,属于水利设施建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拥有着众多的山川河流,同时水资源分布不均,因此需要兴建众多水利工程,在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调控的同时利用水资源发电。在水利工程设计及建设过程中,一般都会建设拦污栅,其作用往往是预防水中的漂浮物进入水利工程内部结构影响水利工程正常运转,因此拦污效果的好坏能够对水利工程能否正常运转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我们常见的拦污栅往往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在其一侧堆积大量的河道污物,这些污物长期浸泡在水中会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也会带来很多潜在危害,再有也会降低河流流速,影响水利工程的效率。堆积在拦污栅一侧的垃圾往往需要定时由河道清淤员划船进行清理,不仅劳动强度大,清理速度慢,而且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难以得到全面保障,还极大的增加了水利工程的维护成本。
随着国家工程能力的不断提升,将会建设更多的水利基础设施,自动收集污物装置对于水利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了一种连续型河道污物收集装置,过该装置利用扇面拦污栅将曲面与平面进行巧妙的组合,从而实现了拦截、收集及清除河道污物一体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续型河道污物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扇面拦污栅1、工作桥2、导轨3、网兜4、收紧装置5、竖直拦污栅7、挡污板9、动力装置10、工作桥供电系统11、第二扇面拦污栅12和传送皮带13。
竖直拦污栅7架设在河道底部,竖直拦污栅7沿河流流向方向具有一定倾角,竖直拦污栅7的顶部为内圆弧面;第一扇面拦污栅1的中心端和第二扇面拦污栅12的中心端均安装在动力装置10上,动力装置10固定在河流岸边,动力装置10能够驱动第一扇面拦污栅1和第二扇面拦污栅12旋转并沿向工作桥2进行水平向运动;第一扇面拦污栅1和第二扇面拦污栅12的圆弧面与竖直拦污栅7的内圆弧面相切;第一扇面拦污栅1和第二扇面拦污栅12背对流水冲击的侧部设有挡污板9;挡污板9与第一扇面拦污栅1或挡污板9与第二扇面拦污栅12的侧部形成污物收集空间,挡污板9上设有格网;工作桥2横跨河道,工作桥2上设有传送皮带13,网兜4设置在传送皮带13上,网兜4与收紧装置5连接;工作桥供电系统11与收紧装置5连接。所述第一扇面拦污栅1和第二扇面拦污栅12为1/8圆弧,第一扇面拦污栅1和第二扇面拦污栅12之间的相位角为90°。工作桥2设置在导轨3上,导轨3设置在岸边且与河流方向平行。
河道侧部设置有水位监测系统6,水位监测系统6用以对水位进行实时监测。
竖直拦污栅7的表面设有栅压监测系统8,栅压监测系统8用以对栅栏所受压力进行实践监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针对传统拦污栅结构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了由扇面拦污栅与竖直拦污栅结合的河流污物收集装置;
2.巧妙利用水流在流动过程中的冲力,将水中的污物汇聚在扇面拦污栅的斜面上。同时可以在污物收集到一定程度后通过上扬扇面污栅清理污物,达到经济、高效的目的;
3.在污物上扬清理阶段,将会有第二扇面污栅取代第一扇面污栅的位置,从而实现污物收集的连续可持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840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电站有防海生物附着功能的拦污防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圆盘齿式捞渣除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