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大型原油船的水密肋板与T排的水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81248.0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5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朱宇峰;张海甬;刘建峰;陈小雨;邵仲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3/00 | 分类号: | B23K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9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型 油船 水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体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超大型原油船的水密肋板与 T排的水密结构。
背景技术
在超大型原油船(VLCC)船体结构中,T排贯穿水密肋板,通常设置整体式水密补板,起到对水密肋板的贯穿孔进行密封和结构加强的作用。施工中水密补板需要在相应结构装配前预先套入T排上。以VLCC货舱区域为例,整体式水密补板数量约1600块,涉及分段约50只,与之相关的肋板边缘处预密性焊缝约150段,可见装配、预密性施工的工作量之大。
超大型原油船上水密补板的尺寸较大、数量多,补板与T排之间的间隙较小,而分段长度较长,使得套入装配有困难,施工强度较大。另外,T排的平整度、直线度、垂直度以及角焊缝的焊脚尺寸等因素,都能造成套入施工不畅,工人在施工时往往盲目修割补板的贯穿孔10(特别是线型区域补板修割量较大),以提高装配施工速度,从而造成质量隐患。若水密补板3未及时套入,以及水密补板3与T排2之间的间隙较大,则必须将水密补板3在顶端中部切成两瓣进行安装(见图1),导致焊接工作量增加。若贯穿孔和止裂孔的修割间隙过大,影响水密补板与T排之间的焊接,该位置在焊接后焊脚的尺寸必然加大,在分段后期报验时,水密补板超间隙焊接可能造成换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超大型原油船的水密肋板与T排的水密结构,它能降低水密补板的装配难度,提高装配质量,并保证分段阶段密性试验工艺有效开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大型原油船的水密肋板与T排的水密结构,包括水密肋板、穿过水密肋板的贯穿孔的T排和将水密肋板的贯穿孔补没的水密补板;其中,
所述水密肋板上开设的贯穿孔包括腹板贯穿孔和由腹板贯穿孔的上部向右水平延伸的面板贯穿孔;所述腹板贯穿孔基本呈矩形且宽度为k1=D+1.5mm, D为T排的总高度;该腹板贯穿孔的长度为a1=d+t1+15mm,d为T排的面板宽度,t1为T排的腹板厚度;该腹板贯穿孔的左上角倒出半径为r1=50mm的圆角;所述面板贯穿孔也基本呈矩形且宽度为k2=1.5mm+t2+50mm,t2为T排的面板厚度;该面板贯穿孔的长度为a2=1/2(d-t1)+35mm,该面板贯穿孔的右上角和右下角分别倒出半径为r2=25mm的圆角;
所述水密补板由左部补板和右部补板构成;所述左部补板基本呈矩形且宽度为K1=k1+c,c为水密补板与贯穿孔的搭接量;该左部补板的长度为 A1=a1-t1+c;该左部补板的左上角倒出半径为R1=r1+c的圆角;该左部补板的右侧顶部开设一个L形左侧缺口,该左侧缺口的高度为B1=t2+c,该左侧缺口的长度为B2=1/2(d-t1),该左侧缺口的横部的厚度为B3=t2,该左侧缺口的直部的厚度为B4=B2-25mm;所述右部补板基本呈矩形且宽度为K2=k2+2c,该右部补板的长度为A2=a2+c,该右部补板的右上角和右下角分别倒出半径为 R2=r2+c的圆角;该右部补板的左侧顶部开设一个L形右侧缺口,该右侧缺口的形状与尺寸均与所述左侧缺口的形状和尺寸相同并对称。
上述的超大型原油船的水密肋板与T排的水密结构,其中,所述左部补板的右上角和所述右部补板的左上角分别倒出一个半径R3=35mm的圆弧。
上述的超大型原油船的水密肋板与T排的水密结构,其中,所述左部补板和右部补板的厚度为所述T排的腹板厚度t1。
上述的超大型原油船的水密肋板与T排的水密结构,其中,所述水密补板与贯穿孔的搭接量c=50mm。
本实用新型的超大型原油船的水密肋板与T排的水密结构具有以下特点:水密补板采用分开的两瓣式结构,改善水密补板的套入装配困难、装配间隙问题,以提高装配工艺性。对比现有技术的整体式水密补板,两半式水密补板具有以下优点:
1)两瓣式水密补板能直接插入安装,减少套入难度,不受缺料而影响装配进度;
2)装配间隙可调,发生修割的位置较少,减少精度超差,减少因T排建造精度不良造成的修割;
3)减少因修割造成的二次切割装配和焊接工作量;
4)减少因密性试验无法开展造成的密性工作后移和涂装保留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超大型原油船的水密肋板与T排的水密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超大型原油船的水密肋板与T排的水密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超大型原油船的水密肋板与T排的水密结构中贯穿孔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812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