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石英缸套的光学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9279.2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4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郭亮;方凯;程鹏;孙万臣;李国良;李德刚;金科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F02F1/10;F02B77/04;F02B77/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邵铭康;朱世林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长 原发动机 缸体 可视化 石英缸 缸盖 本实用新型 光学发动机 加长活塞 上支撑板 固接 石英 汽车发动机技术 螺母 上下支撑板 活塞顶部 加长缸套 进排气门 密封气门 下支撑板 活塞 螺栓 内缸套 配重块 上表面 支撑板 上端 擦拭 导管 环垫 加装 相等 压紧 重块 装配 冷却 体内 视野 保留 移动 | ||
一种具有双石英缸套的光学发动机属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只保留原发动机缸盖第二缸的进排气门,密封气门导管上端,原发动机缸盖、加长可视化部分和原发动机缸体顺序固接,原发动机缸体内除装有三个活塞外,另加装加长可视化部分的加长活塞,原发动机三个活塞顶部分别加装配重块,配重块各自的重量均与加长活塞中加长部分的重量相等;加长可视化部分上下支撑板经四个支撑板固接;石英内外缸套装于上支撑板和加长缸体上表面之间,二者接触面之间设有环垫,加长缸体经四个螺栓与下支撑板连接,并由螺母实现加长缸体、加长缸套的移动,及上支撑板、二石英内缸套、加长缸体之间压紧;本实用新型冷却充分、视野宽、石英缸套安装以及擦拭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发动机。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日趋贫乏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发动机的节能减排。因此,经济性和排放性在发动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两种主要因素驱动下,发动机技术不断升级。
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在湍流状态下的燃油喷射、蒸发、混合、着火等一系列的物理、化学过程。整个工作过程所需要的时间非常短,因此,对发动机燃烧控制非常难。优化喷油和进气过程,合理组织缸内气流运动,使用多元化的燃料已经使发动机的经济性、排放性、动力性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面对严格的排放法规以及人们对经济性和动力性的要求,传统发动机技术难以满足。因此,一些新的燃烧模式也不断被提出,主要有均质压燃(HCCI)、预混压燃(PCCI)等。这些燃烧模式的燃烧效率和经济性较高,排放性较低。
针对这些新的燃烧模式,以往的发动机诊断手段主要是通过发动机的外部特性测量与分析,没有对发动机的内部燃烧的微观特性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光学发动机是一种可以直观看到发动机内部燃烧情况的发动机。目前国内外主要的光学手段有:米氏(Mie)、瑞利(Rayleigh)和激光自发拉曼散射(Raman)、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激光诱导白炽光技术(LII)、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化学发光法以及光学示踪剂法等等。通过对发动机设计不同的光学通路再结合不同的光学手段可以对发动机的温度场、速度场以及组分成分及其浓度等内部燃烧情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指导我们进一步设计和优化发动机。
光学发动机虽然能直观的看到缸内燃烧情况,但也存在着一些技术难题:石英玻璃的冷却、石英玻璃的擦拭以及观察视野有限等。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发动机能同时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动预热、充分冷却、视野宽、石英缸套安装以及擦拭方便的光学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由燃油供给系统A、机油温度控制系统C、起动电机D、水温控制系统F、发动机控制系统G、原发动机缸盖Ⅰ、加长可视化部分Ⅱ和原发动机缸体Ⅲ组成,其中原发动机缸盖Ⅰ、加长可视化部分Ⅱ和原发动机缸体Ⅲ自上而下顺序固接,燃油供给系统A经高压油管与原发动机缸盖Ⅰ的高压共轨连接,机油温度控制系统C经油管与原发动机缸体Ⅲ的油底壳连接,起动电机D的输出端与原发动机缸体Ⅲ的曲轴44通过联轴器连接,发动机控制系统G通过导线分别与原发动机缸盖Ⅰ的喷油器、燃油压力调节阀、节气门、火花塞、凸轮轴相位传感器、轨压传感器、发动机缸体Ⅲ的曲轴位置传感器连接;
原发动机缸盖Ⅰ中只保留第二缸的进排气门,同时将原发动机缸盖Ⅰ中第一、三、四缸的所有进排气门拆除,以便于减少凸轮轴转动时的阻力,气门导管的上端口密封,从而防止润滑油泄漏。
加长可视化部分Ⅱ中上支撑板1的上表面与原发动机缸盖Ⅰ的下表面固接,且上支撑板1上面的油道孔与原发动机缸盖Ⅰ下表面的油道孔一一对应。
加长可视化部分Ⅱ中下支撑板9的下表面与原发动机缸体Ⅲ的上表面固接,且下支撑板9下面的油道孔与原发动机缸体Ⅲ上表面润滑油道孔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9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发动机活塞
- 下一篇:可实现可靠密封的柴油机缸体碗型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