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0.6/1kV及以下蓄电池连接用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9169.6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7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蒋爱祥;束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泰祥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29;H01B7/282;H01B7/18;H01B1/02;H01B3/04;H01B3/08;H01R4/38;H01M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2242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0.6 kv 以下 蓄电池 连接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0.6/1kV及以下蓄电池连接用软电缆。
【背景技术】
蓄电池(Storage Battery)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是按可再充电设计的电池,通过可逆的化学反应实现再充电,通常是指铅酸蓄电池,它是电池中的一种,属于二次电池。它的工作原理: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比如生活中常用的手机电池等。
目前用于和蓄电池连接的电缆在使用时,由于蓄电池的正负电极柱的距离较远,需要将电缆的保护套由端部撕出一条口子使得电缆内的导体被分开才能让导体与蓄电池的正负电极柱相连接,这样做非常麻烦,而且在保护套上撕开了口子对电缆的损伤很大,此外,导体与蓄电池的电极柱连接时都是通过将导体外的绝缘皮剥开使得导体内的金属丝缠绕在电极柱上,然后用电极柱上的螺母将金属丝锁紧,这样做非常麻烦而且金属丝与电极柱连接不够紧密,容易发生断路,而且使用时间长了以后缠绕于蓄电池的电极柱上的金属丝会发生金属疲劳,造成金属丝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0.6/1kV及以下蓄电池连接用软电缆,能够方便与蓄电池相连接,提升了电缆与蓄电池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提升了电缆的防火防水性能,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0.6/1kV及以下蓄电池连接用软电缆,包括保护套、防火层、防水层、导体、绝缘层、开口、拉链、导电连接片和绝缘套,所述保护套的内侧设有两根导体,每个所述导体的外侧均由内而外依次套设有绝缘层、防水层和防火层,所述保护套的侧部开设有延伸至保护套的一端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两侧设有通过拉头相连接的拉链,每个所述导体靠近开口的一端均设有导电连接片,所述导电连接片位于绝缘层的外侧,所述防火层的端部滑动套设有可供套住导电连接片的绝缘套。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套由交联聚氯乙烯挤包于防火层外。
作为优选,所述防火层由耐火合成云母带挤包或绕包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防水层由玻璃纤维纱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导体为第五类软铜导体。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层为热塑性弹性体。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连接片为镀锌铜制成,所述导电连接片的上下表面均设有摩擦纹。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套为方形设计,所述绝缘套的端部设有可供导电连接片进出的矩形口,所述绝缘套的内腔的高度略大于导电连接片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导体为第五类软铜导体,可以提升电缆的柔软性,方便电缆的使用,由于绝缘层为热塑性弹性体,绝缘性好,由于防火层由耐火合成云母带挤包或绕包构成,有优良的耐火阻燃效果,且在 950~1000摄氏度的燃烧温度下仍能保持良好的介电强度,防水层由玻璃纤维纱制成,提升了电缆的防水性能,由于设置了开口与拉链,当该电缆需要与蓄电池相连接时,可以拉开拉链使得开口打开,使得两个导体能够分开,然后将导电连接片平放在电极柱的侧部,然后用电极柱上的螺母将导电连接片锁紧,由于在导电连接片的上下表面均设有摩擦纹,可以提升导电连接片与电极柱连接的稳定性,有效防止断路,当不需要与蓄电池相连接时,可以拉上拉链防止保护套被撕伤,并用绝缘套套住导电连接片以避免导电连接片生灰而导致导电连接片下次使用时接触不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方便与蓄电池相连接,提升了电缆与蓄电池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提升了电缆的防火防水性能,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0.6/1kV及以下蓄电池连接用软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结构剖面图。
图中:1-保护套、2-防火层、3-防水层、4-导体、5-绝缘层、6-开口、7- 拉链、8-导电连接片、9-绝缘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泰祥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泰祥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91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矿机械用抗拉拖拽阻燃软电缆
- 下一篇:一种具有抗压和抗拉伸功能的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