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波长激光耦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75720.X | 申请日: | 2017-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6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 发明(设计)人: | 段开椋;韩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科中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7/10 | 分类号: | G02B27/10;G02B27/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汪海艳 |
| 地址: | 71011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长 激光 耦合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波长激光耦合器,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多个反射镜及一个双色镜,壳体上设置有激光入射孔及激光出射孔,双色镜包括第一镜面与第二镜面,第二镜面上镀有反射膜,反射膜能够使不同波长的第一束激光光束及第二束激光光束两束激光分别透过与反射;反射镜镜片及双色镜镜片方向能够调整;第一束激光光束经准直后通过激光入射孔透过双色镜;第二束激光光束经准直后通过激光入射孔经过多个反射镜依次反射后入射至双色镜的第二镜面,第二镜面反射第二束激光光束;第一束激光光束与第二束激光光束重合并通过激光出射孔输出。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体积小、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在不影响光束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高功率激光耦合输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耦合器领域,涉及一种双波长激光耦合器。
背景技术
光纤激光器主要应用于不锈钢、碳钢、铝合金等钣金切割,提高输出激光功率密度有利于提高钣金切割速度。激光在光纤内部产生及传输时,受非线性效应、热损伤及光纤自身工艺影响,单根光纤输出功率一般较小,要实现高功率密的激光输出,工艺难度较大。目前单根光纤最高可输出1800W激光,激光功率密度为5x106W/mm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激光经合束后激光光束质量变差且熔接点出现较高热损耗,安全性低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波长激光耦合器,可应用于两束不同波长的激光光束进行耦合,通过该耦合器可将两束平行传输的不同波长的激光耦合到同一光路中,提高输出激光功率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波长激光耦合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壳体7及位于壳体7内的多个反射镜1及一个双色镜2,上述壳体7上设置有第一激光入射孔5a、第二激光入射孔5b及激光出射孔6,上述双色镜2包括第一镜面21与第二镜面22,上述第二镜面22上镀有反射膜,上述反射膜能够使不同波长的第一束激光光束及第二束激光光束两束激光分别透过与反射;
反射镜镜片及双色镜镜片方向能够调整;
第一束激光光束经准直后通过第二激光入射孔5b透过双色镜;
第二束激光光束经准直后通过第一激光入射孔5a经过多个反射镜依次反射后入射至双色镜的第二镜面,第二镜面反射第二束激光光束;
第一束激光光束与第二束激光光束重合通过激光出射孔6输出。
还包括多个方向可调的镜座3,反射镜1及双色镜2装在镜座3上。
优选地,上述反射镜1至少为3个,通过增加第二激光光束的反射次数,实现第二激光光束在双色镜上的较小入射角。
优选地,上述镜座3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镜座方向的固定旋钮4。
优选地,第一束激光光束与第二束激光光束波长差大于10n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体积小、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在不影响光束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高功率激光耦合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反射镜,2-双色镜,21-第一镜面,22-第二镜面,3-镜座,4-固定旋钮,5a-第一激光入射孔,5b-第二激光入射孔,6-激光出射孔,7- 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科中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中科中美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57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镜用弹性铰链
- 下一篇:一种幼苗移植后临时防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