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4864.3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8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程加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1/00;F21V19/00;F21V29/74;G09F9/3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亓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水田村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及其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板;一框架,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且具有一侧壁;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侧面且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入光侧面与所述侧壁相对设置;多个灯源,设置于所述侧壁上,其中,每一所述灯源具有一发光面;其中,所述多个灯源沿着所述侧壁依序配置,所述多个灯源与垂直线之间形成多个角度,且所述角度使得所述灯源的发光面朝向不同方位,并具有不同的发光角度及不同的发光范围。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大背光模块的发光视角,提高画面显示效果及消除画面角落暗角,进而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及背光模块的结构设计,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其 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平面显示设备(Flat Display Devices),如一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一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PDP)、或一有机发光二极管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取代了传统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Tubes,CRTs), 而蓬勃发展,其中,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一薄膜晶体管基板(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一彩色滤光基板(Color FilterSubstrate)、及注入所述薄膜晶体管基 板与所述彩色滤光基板之间的一液晶。液晶显示面板为一非发射型装置(Non-emissive Device),故提供一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的下方,以提供光。所 述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所发出的光的穿透率(Transmittance)是依据所述液晶的配向态 (Alignment State)而做调整。所述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是广泛应用在平面显示器中的关 键零组件,特别是应用在液晶显示器中。所述背光模块一般设在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背 面,而依据液晶显示器功能上的不同需求,其背光模块主要可分为直下式背光模块及侧光式 背光模块两种。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除玻璃基板外,还需要搭配背光模块才能有效显示,而传统 采用侧入式背光需要将发光二极管芯片贴在导光板侧边,由于发光二极管芯片尺寸大且又需将发光二极管灯条设置于电路板上,此设计不利于柔性使用。而现有液晶显示设备,一般需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但为了降低产品成本,会尽量减少发光二极管的数量,因此当发光二极管数量的减少,又同时需保证同等面积显示区域的亮度,将会导致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度一定,当发光二极管的间距增大,将容易导致两颗发光二 极管之间的区域形成暗区,进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其显示装置,可以增大背光模块的发光视角,提高画面显示效果及消除画面角落暗角,进而保证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 型提出的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背板;一框架,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且具有一侧壁;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侧面且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入光侧面与所述侧壁相对设置;多个灯源,设置于所述侧壁上,其中,每一所述灯源具有一发光面;其中,所述多个灯源沿着所述侧壁依序配置,所述多个灯源与垂直线之间形成多个角度,且所述角度使得所述灯源的发光 面朝向不同方位,并具有不同的发光角度及不同的发光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灯源发光角度的法线方向与垂直线之间的角度, 随离所述侧壁中心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灯源的发光面的覆盖范围随离所述侧壁中心距离 的增大,逐渐向所述侧壁两端偏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灯源条,多个所述灯源设置于所述灯源条上,所述灯源条设置于所述灯源与所述侧壁之间,所述灯源条为硬质灯源条或柔性灯源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48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桁架混凝土预制墙板及结构体系
- 下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快速自动打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