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干涉插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74849.9 | 申请日: | 2017-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28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 发明(设计)人: | 薛德猛;伍科生;程勇军;邵翠艳;胡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514 | 分类号: | H01R13/514;H01R2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涉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尤指一种防干涉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插座主要有三种:两孔插座、三孔插座、以及集两孔与三孔于一体的插座;单独的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无法满足既需要两孔插座又需要三孔插座的现代家居环境,同时使用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不仅占地面积大,且消费成本高,因此,消费者在选择插座时,往往会优先选择集两孔与三孔于一体的插座。
但是,在使用集两孔插座与三孔插座于一体的插座时会出现以下问题:如果在相邻的两个插孔上插入体积较大(例如一些手机充电器,尤其是现在充电器为了能够快冲,使充电电流增大,体积做的越来越大)的插头时,此时,会导致彼此相邻的两个插头发生干涉,导致其中一个插孔的浪费。
因此,本申请致力于提供一种防干涉插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干涉插座,避免了因两个体积较大的插头位于同一平面而发生的干涉问题,使得相邻两个子插座可同时使用,大大提高了本插座的利用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适用性、市场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符合目前插头体积变大的行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干涉插座,包括:
至少两个子插座;
相邻两个所述子插座位于第一平面的表面分别设有插孔;
相邻两个所述子插座间设有第一连接组件;
相邻两个所述子插座处于第一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子插座的所述插孔位于所述第一平面;
相邻两个所述子插座处于第二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子插座的所述插孔位于不同平面。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相邻两个子插座间设置连接组件,使得两个子插座可在两个状态间切换,即当相邻两个插座只有一个需要插入插头时,此时的连接组件处于原始状态,此时相邻两个插座间没有间距或间距很小,从而节省了插座的占有空间,进而提高了插座所在空间的利用率,便于使用者放置本插座;更优的,由于连接组件的存在,使得当两个相邻的子插座均需要插入体积较大的插头时,两个子插座的插孔所在的平面发生改变,从而有效避免了因该两个体积较大的插头位于同一平面而发生的干涉问题,使得相邻两个子插座可同时使用,大大提高了本插座的利用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适用性、市场前景和市场竞争力,符合目前插头体积变大的行情。
进一步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子插座位于第二平面的表面分别设有相适配的卡合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子插座处于第一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子插座的所述插孔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且相邻两个所述子插座的所述卡合结构处于分离状态;相邻两个所述子插座处于第二状态时,相邻两个所述子插座的所述插孔位于不同平面,且相邻两个所述子插座的所述卡合结构处于卡合状态。
本技术方案中,为保证同时插入插头时相邻两个子插座位置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通过卡合结构将相邻两个子插座位置进行固定,从而有效避免其因位置的不确定性而再次发生干涉问题,而影响用电产品的用电情况,保证了用电产品的正常用电情况,进而保证了用电产品的正常使用,减少了使用者因监督用电产品的接电情况而浪费的时间和精力。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相互平行或垂直。
本技术方案中,卡合结构与插孔的位置关系可根据插座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从而提高本插座的实用性、适用性和可协调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公扣,以及所述所述公扣卡合的母扣槽;所述公扣为球状凸起;或,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公扣,以及所述所述公扣卡合的母扣槽;所述公扣为一对中间设有空隙的半圆柱形支柱,所述支柱的下端设有径向凸起;或,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公扣,以及所述所述公扣卡合的母扣槽;所述公扣为挂钩结构。
本技术方案中,公母扣使相邻子插座间的位置关系的固定更为方便、简单、易操作。且公母扣的相互配合方式多种多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喜好或需要进行设计、生产和销售,可实现个性化。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子插座设有所述公扣的表面设有容置腔;所述卡合结构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公扣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卡合结构处于卡合状态时,所述公扣突起于所述子插座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48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弹性保护带的机器人快换接头
- 下一篇:一种防尘转接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