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胶用冷凝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73618.6 | 申请日: | 2017-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9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通海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胶用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特别涉及一种制胶用冷凝器。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制胶过程中及其重要的设备,反应釜内的聚合反应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其中主要的是对反应釜内反应程度的判断。由于聚合反应过程中,单体在没有聚合的时候会汽化,釜顶的冷凝器会把汽化的单体重新冷凝成液体,流会反应釜里,进行聚合反应。通过观察冷凝回到反应釜的液体的量来判断聚合反应的剧烈程度。如果量大了,说明反应釜内聚合反应剧烈,需要适当降低反应釜内反应温度;如果量小了,就需要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现有的反应釜与冷凝器通过一根管道连接,没有合适的装置来观察冷凝回到反应釜内的液体,判断其量的大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胶用冷凝器,能够观察冷凝液体的回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制胶用冷凝器,安装于反应釜的上方,并且与反应釜互相连通,所述冷凝器包含冷凝装置、用于收集冷凝后液体的回流槽和用于观察回流量的观察装置,回流槽设置在冷凝装置内部,观察装置位于冷凝装置外部,观察装置一端与回流槽连通,另一端与反应釜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凝器能够通过回流槽收集冷凝后的液体,并且将收集到的液体随重力作用汇入观察装置,便于观察冷凝器的回流量。
较佳的,冷凝装置包含冷凝筒和与冷凝筒底端连通的进气管,回流槽截面呈槽型,螺旋固接在冷凝筒的内侧壁上,回流槽延伸至进气管内,悬空放置,并且逐步由进气管管壁向中心方向螺旋,最终引出汇入观察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回流槽不仅能收集到沿冷凝筒侧壁上冷凝流下的液体,还能够收集冷凝筒内部冷凝淋下的液体,这样收集的回流液流量更加精确。
较佳的,观察装置为连通管,其管壁上设置有观察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观察镜肉眼观察流经观察装置的流量大小。
较佳的,观察装置为多段式,包含与回流槽连接的第一排液管、设置有观察镜的观察管和与反应釜连通的第二排液管,观察管位于第一排液管和第二排液管之间,采用法兰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更换观察管。
较佳的,第二排液管与反应釜连通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锥形排液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避免反应釜内的气体进入观察装置内,从而阻碍冷凝液流入反应釜。
较佳的,第一排液管为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锥形排液管移出反应釜,进行更换和疏通。
较佳的,反应釜顶端固接有固定架,固定架包含与第二排液管形状适配的固定夹,固定夹上设有锁紧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固定第二排液管,保证锥形排液管稳定的与反应釜连通,不会产生晃动和倾斜。
较佳的,所有管连接之间加装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保证冷凝器的所有管路的密封性,防止漏气和漏液。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通过回流槽收集冷凝器冷凝回流的冷凝液,并且通过回流槽将回流液汇入观察装置,从观察装置的观察镜观察冷凝液的回流量,判断反应釜内的反应剧烈程度。
附图说明
图1现有的反应釜与冷凝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4是冷凝器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反应釜;2、冷凝装置;21、冷凝筒;22、进气管;3、观察装置;31、第一排液管;32、观察管;321、观察镜;33、第二排液管;34、锥形排液管;4、回流槽;5、固定架;51、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制胶用冷凝器,安装在反应釜1的顶端,包括冷凝装置2、观察装置3、回流槽4和固定架5,冷凝装置2设置在反应釜1的顶端并与之连通,回流槽4固接在冷凝装置2内壁,观察装置3位于冷凝装置2的外侧,观察装置3一端穿过冷凝装置2侧壁与回流槽4连通,另一端与反应釜1连通,并且观察装置3连通反应釜1的一端通过固定连接在反应釜1顶部的固定架5夹持,冷凝装置2冷凝后的冷凝液下落,经回流槽4收集后汇入观察装置3,通过观察装置3观察回流的冷凝液流量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通海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通海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36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效率高的化工反应装置
- 下一篇:聚合物反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