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73520.0 | 申请日: | 2017-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5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段安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环能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F24S25/12;F24S30/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电池板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当需要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时,往往需要利用支架将太阳能电池板倾斜的放置在地面上,如此太阳能电池板才能有效的吸收太阳能。
目前,公开号为CN202616247U,公告日为2012年12月19日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组件安装支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由横梁与斜梁组成,用于安装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支架还包括斜支撑和前后立柱,前后立柱的上端与支撑架的斜梁前后部分别连接,前后立柱的下端分别与前后基桩活动连接。前后基桩中设置有供前后立柱插入的孔槽,在前后立柱与前后基桩之间设置了橡胶套,并通过紧固定位螺栓和紧固自攻螺钉进行固定。
该种太阳能组件安装支架当需要调节立柱在基桩上的高度以便使得太阳能电池板实现最佳光照倾角时,首先需要利用螺丝刀等工具将紧固自攻螺钉从立柱与基桩之间取出,随后再次利用工具将紧固定位螺栓拧松,随后即可将立柱从基桩内松脱出来,最后才能调节立柱在基桩上的高度;整个过程需要不断的借助工具,当操作人员忘记携带有工具时,操作人员很难徒手拧动紧固定位螺栓和紧固自攻螺钉,此时操作人员就需要返回去拿取工具,从而给调节立柱在基桩上的高度增添了很多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能够比较方便的调节立柱在基桩上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包括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撑框、一端铰接在支撑框上的多个立柱、固定在地面上的基桩,所述立柱远离所述支撑框的一端上周向转动连接且轴向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立柱一端的周侧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基桩的周侧内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操作人员需要调节立柱在基桩上的高度时,利用连接管周向转动连接在立柱远离支撑框的一端上,此时操作人员即可将手握在连接管上且周向转动连接管,同时由于连接管上的外螺纹螺纹连接在基桩上的内螺纹上,此时当操作人员周向转动连接管后,连接管即可在基桩上上下移动;其中又由于连接管轴向固定连接在立柱上,当连接管在基桩上上下移动后,即可带动立柱在基桩上进行上下的移动,最终即可实现调节立柱在基桩上的高度;整个调节的过程操作人员无需借助工具,只需要手动转动连接管即可,从而使得调节立柱在基桩上的高度时比较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的周侧外壁上固定有多个用于转动所述连接管的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操作人员手握在连接管上且周向转动连接管时,操作人员的手掌与连接管的外壁之间产生摩擦力,利用摩擦力从而带动连接管转动;但是当操作人员的手掌上具有汗水时,操作人员手掌与连接管之间的摩擦力就比较小,从而不易转动连接管,容易与连接管发生打滑的现象;此时利用连接管周侧外壁上固定的手柄,手柄即可形成用于转动连接管的力臂,操作人员手握手柄,对手柄施加沿连接管圆周方向上的推力后,即可带动连接管转动,最终即可使得操作人员在转动连接管时比较方便,不易发生打滑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远离所述支撑框一端的周侧外壁开设有连接环槽,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基桩一端的周侧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环槽配合使用的安装环槽,所述立柱与所述连接管之间设置有两侧分别嵌入在所述连接环槽和所述安装环槽内的限位球。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立柱嵌入在连接管内后,立柱周侧外壁上的连接环槽即可与连接管周侧内壁上的安装环槽配合在一起,此时利用限位球的两侧分别嵌入在连接环槽和安装环槽内,限位球即可对立柱与连接管之间起到限位的作用,当立柱与连接管之间将要发生沿连接管轴向的移动时,限位球即可轴向限位的作用;同时由于限位球呈圆形,立柱与连接管之间又可以实现沿着连接管周侧进行周向转动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球设置有多个且沿所述立柱的周侧均匀间隔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立柱与连接管之间将要发生沿连接管轴向的移动时,利用多个限位球同时对立柱与连接管之间产生阻隔限位的作用,使得来自连接管与立柱之间的轴向力分散到多个限位球上,相比于在立柱与连接管之间设置一个限位球而言,此时每个限位球受到的轴向力就会比较小,最终即可使得对立柱与连接管之间的轴向限位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环能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环能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35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