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2668.2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5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瞿江洪;蔡吉俊;陆闻杰;李祥林;聂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烟雾 化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人们都意识到传统卷烟对健康有一定的危害,电子烟作为传统烟卷的替代品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产品是通过电源驱动雾化装置使烟油雾化,形成模拟卷烟烟气的装置,实质上是一种烟油雾化装置。与传统卷烟相比,电子烟在满足使用者生理需求的同时,避免了传统卷烟带来的如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保护了吸烟者的身体健康。
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烟基本都是采用玻璃纤维或其它耐高温纤维通过毛细原理从烟油罐(或其它烟媒容器)中汲取烟油,通过螺线加热丝对烟油进行加热,最终形成供用户吸取的烟油气溶胶。这种结构的电子烟的供油方式为被动方式供油,虽然比较方便,且不需要额外的辅助即可自动完成烟油汲取,但同时也存在无法干预供油的缺点。而加热烟油方式也是采用开环,这种情况下,当供油速度与雾化速度不匹配时,就会发生烟油气泡爆裂或加热丝干烧的现象。例如,当加热丝无法及时将烟油雾化时,吸烟者可能会将烟油直接吸入嘴内或者会出现气泡爆裂的声音;当烟油供应不足时,发热体极易发生干烧而导致有害气体及焦味物质被吸入人体发生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同时,由于玻璃纤维无法遍布整个烟油罐体,当烟油罐不满时,就必须保持一定方向或姿势确保玻璃纤维与烟油的充分接触,降低了吸烟者的使用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参考文献1(CN205865972U)中公开了一种发热组件,其包括发热元件和包裹在该发热元件上的导液元件,该导液元件的厚度不超过0.2mm,该导液元件上形成有微孔,所述微孔的孔径不超过0.1mm。该发热组件的导液元件采用具有吸附烟液的微孔结构,此微孔结构直径小于0.1mm,使得烟液在无较大压力的情况下无法穿过微孔进入发热组件的内腔,起到隔液作用,同时防止下液过快,下液速度超过雾化速度而形成积液,使未雾化烟液掺杂在烟雾中,影响吸食口感和使用效果;该技术方案中的导液元件的燃点相对较高,也不会出现脱屑、烧焦等现象,烟雾较为纯净。但是该导液元件微孔结构结构较小,吸液困难,容易造成发热组件上的烟油不足,虽然由于导液元件的燃点高,不会出现烧焦的状况,但是烟油供应量少,烟油气溶胶也少,难以满足部分吸烟者的需要。
参考文献2(CN203446525U)中也公开了一种电子烟雾化器,该电子烟雾化器包括储油件、雾化组件和导油件,其中导油件的数量为两根或两根以上,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导油件间隔设置并用于将储油件内的烟油导出供给雾化组件进行雾化,形成一组雾化组件对应两根或两根以上导油件的形式。由于设置有多根导油件,可以使足够量的烟油直接从导油件传输至雾化组件上,增加雾化的烟雾量,提高用户体验,利于导油,防止干烧。这种采用多根导油件的同时供油的方法虽然提升了烟油的供应量,但是吸烟者可能会将烟油直接吸入嘴内或者会出现烟油气泡爆裂的问题。
因此,如何避免电子烟雾化装置中干烧和烟油气泡爆裂的问题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干烧和烟油气泡爆裂问题的电子烟雾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包括外壳、烟油推进部、电源装置、电机、进液阀和加热部,
烟油推进部位于外壳内的一端,烟油推进部与进液阀和外壳一起围成密闭的烟油腔,烟油腔用于储存烟油,烟油推进部用于持续将烟油推向进液阀;
电源装置用于向电机和加热部供电;
电机与加热部相连,电机用于向加热部传递转动;
进液阀套设在加热部外,进液阀内设有油路通道,油路通道的一端为与烟油腔连通的烟油入口,另一端为与加热部的外周面紧密相贴的烟油出口,电机未通电时,进液阀和加热部相对静止,烟油出口被加热部的外周面密封,油路通道内的烟油不会发生泄漏;当电机通电时,加热部相对进液阀旋转,油路通道内的烟油会涂覆在加热部外周面上形成油膜;
进液阀的内周面和加热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气雾通道,气雾通道与烟油腔之间不连通,气雾通道延伸至外壳外,在加热部加热状态下,油膜雾化为烟油气溶胶,烟油气溶胶可以通过气雾通道逸散至外壳外。
进一步地,电源装置包括向加热部的方向伸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加热部上设有第一电极触点和第二电极触点,在加热部旋转至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极触点接触,第二电极与第二电极触点相接触的时,加热部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26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