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心进料高效注塑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72575.X | 申请日: | 2017-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7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曾海英;周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裕城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32;B29C45/34;B29C45/7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661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心 进料 高效 注塑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心进料高效注塑模具,分为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主流道、分流道、冷却水管、浇口、定位圈、次分流道、支撑杆、注胶口、气孔和冷料穴,下模包括下模板、型腔、冷却水管和顶柱,其特征在于:上模板上方中心处设置有冷料穴,冷料穴上方设置有主流道,主流道上方设置有浇口,浇口上方设置有定位圈,在主流道和冷料穴间设置有与主流道内部连通的分流道,分流道末端上方设置有支撑杆,分流道末端下方设置有次分流道,次分流道下方设置有注胶口,上模内部设置有冷却水管,下模板内部设置有冷却水管,下模板上方设置有型腔,型腔开孔处设置有顶柱。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产品外型美观、效率高的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领域,尤其是一种中心进料高效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在注塑成型领域,一直困扰注塑人的问题就是注塑口处的残留塑料往往很难于清除,千方百计的去除之后,往往发现耗费的时间过于庞大且效果也并不大令人满意,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成型工件的美观,有时客户还会发生不必要的划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产品外型美观、一次注塑成型多个产品、效率高的注塑模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心进料高效注塑模具,分为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板、主流道、分流道、冷却水管、浇口、定位圈、次分流道、支撑杆、注胶口、气孔和冷料穴,下模包括下模板、型腔、冷却水管和顶柱,其特征在于:上模板上方中心处设置有冷料穴,冷料穴上方设置有主流道,主流道上方设置有浇口,浇口上方设置有定位圈,在主流道和冷料穴间设置有与主流道内部连通的分流道,分流道末端上方设置有支撑杆,分流道末端下方设置有次分流道,次分流道下方设置有注胶口,上模板的下部和下模板的上部设置有型腔,上模板下方的型腔侧部向外侧设置有气孔,上模内部设置有冷却水管,下模板内部设置有冷却水管,下模板上方设置有型腔,型腔开孔处设置有顶柱。
进一步地,分流道两侧末端开设有向三个方向延伸的通道,每个通道分别与次分流道连接。
进一步地,注胶口设置有三个方向的喷嘴。
进一步地,气孔朝外延伸但未贯通至上模边缘。
进一步地,上模板的冷却水管设置有两根,每根包含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下模板的冷却水管设置有一根,包含一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
进一步地,上模板、下模板分别设置有六个型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产品不存在注塑口残留料外型美观,一次注塑成型多个产品效率高的注塑模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模仰视图。
图中,1-下模板 2-上模板 3-主流道 4-分流道 5-冷却水管 6-浇口 7-定位圈 8-次分流道 9-支撑杆 10-顶柱 11-注胶口 12-型腔 13-气孔 14-冷料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裕城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裕城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25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碟刹制动钳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海岛纤维纺丝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