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砌块抗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1612.5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5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许晓东;于符静;吴楠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砌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砌块抗渗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砌块是应用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为了保证建筑物有良好的抗渗能力,减少因渗水给用户带来的各种损失和困扰,因此有必要对砌块材料进行抗渗性研究。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实验方法》GBJ82-85中描述了测定硬化后混凝土的抗渗标号的方法 ,目前急需一种针对这种测定方法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检测混凝土砌块抗渗性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砌块抗渗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表面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座上垂直于底座的表面设置有管道,所述管道与通孔连通,所述管道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显示水位高度的刻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量砌块的抗渗性时,将砌块放置在底座的底部,使砌块与底座贴合放置,从管道的开口处向管道与通孔中加水,水能够与混凝土砌块接触并向砌块中渗透,通过向管道中加水,能够改变水位的高低,进而改变作用在砌块上的水压,工作人员通过观察水位的高低能够计算出施加在砌块上的水压的大小,当砌块上有渗水现象发生时,记录水压的大小,进而便于测定砌块的抗渗性。
作为优选,所述管道插设在通孔中,所述通孔底部的侧壁设置有能够与管道的底面抵接的限位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因此更加便于使用者对本砌块抗渗装置进行收纳和保存,使用时将管道插在通孔中,由于限位环能够与管道的底面抵接,因此能防止管道从底座的底面滑脱。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底面设置有供砌块卡入的定位槽,所述通孔与定位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砌块放置在定位槽中,进而能够防止砌块在检测的过程中发生移动,防止砌块移动过程中砌块表面的水发生泄漏,导致测定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所谓优选,所述定位槽的形状呈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定时将砌块设置为与定位槽匹配的形状,将砌块卡入定位槽中的过程中,由于砌块的截面呈圆形,因此更加便于将砌块卡入定位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槽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填充润滑脂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沿定位槽的周向设置,所述密封槽位于定位槽靠近通孔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砌块的抗渗性进行测定前,在密封槽中填充润滑脂,润滑脂能够隔绝水气、湿气,因此将砌块放入定位槽中时,润滑脂与砌块接触,进而能够起到防水的作用,防止水从砌块的上端面漏出。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形状呈长方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进行抗渗性测定时,需要同时测定多块砌块,因此需要同时使用多个底座,通过将底座的形状设置为长方体,能将底座摆放得更加紧凑,便于底座的放置。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由有机玻璃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有机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抗渗性测定时,能够看到砌块的表面,便于使用者观察砌块的侧壁是否渗水,同时便于使用者观察到是否漏水。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用于固定砌块的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外壁环绕设置有卡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砌块卡入定位槽的同时,将砌块安装在橡胶套中,橡胶套对砌块能够起到固定的作用,通过利用卡箍卡紧橡胶套,能进一步将橡胶套固定,同时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水沿橡胶套和砌块之间流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测量砌块的抗渗性时,将砌块放置在底座的底部,使砌块与底座贴合放置,从管道的开口处向管道与通孔中加水,水能够与混凝土砌块接触并向砌块中渗透,通过向管道中加水,能够改变水位的高低,进而改变作用在砌块上的水压,工作人员通过观察水位的高低能够计算出施加在砌块上的水压的大小,当砌块上有渗水现象发生时,记录水压的大小,进而便于测定砌块的抗渗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底座和管道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管道与底座的位置关系;
图2是实施例1中底座和管道的剖视图,用于体现密封槽的形状;
图3是实施例1中底座底面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定位槽的形状;
图4是实施例1中砌块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凹槽的形状和位置;
图5是实施例2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橡胶套和卡箍的位置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16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