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电子筝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1605.5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4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宁娜;宋奕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百联古筝制作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H3/18 | 分类号: | G10H3/18;G10H1/3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83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009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族乐器,尤其涉及对民族乐器现代化、电子化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筝以前优美的音色,在民族器乐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乐器的改革,技法的丰富,对新曲风的尝试,使得现在的古筝既善于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够描绘气势磅礴的乐章。
古筝是主要由面板,底板、边板、古筝头、古筝尾、岳山、琴码、弦钉、出音孔和筝弦等部位组成。它的外形近似于长箱形,中间稍微突起,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古筝的头部有缓缓而落的古筝脚。在木制箱体的面板上张设古筝弦。在每条弦下面安置琴码,琴码可以左右移动,用来调整音高和音质。古筝的共鸣体由面板、底板和两个古筝边组成。在共鸣体内有音桥,呈拱形,它除了共鸣效果的需要外,还起着支撑的作用。但传统古筝的琴码安置、调节不易。
一台古筝的好坏,最重要的还是她的音色即所选的材质和做工;现在市场上售卖的古筝基本都存在“木头音”;“木头音”也叫 “空音”、 “破音”,声音不灵敏、延音短,如弦击纸面,声音受阻很快消失。“木头音”是由于面板的厚度不合理,琴弦的振动通过琴码的传播无法激发起面板的振动而产生。古筝制作家的水平主要体现在对面板厚度的把握上。面板的纹理大小取材于树的根部、中部、梢部的不同,朝阴还是朝阳。不同音区、面板厚度各有不同,没有标准数据,只有靠师傅的经验。
由于古筝大部分采用木料制作,选用木料的密度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一台古筝的重量一般较重,不方便携带;想要学好古筝就需要不间断的勤加练习,间断学习和练习时,都需要一个“热身”过程才能重新进入状态,这样的学习方式只能是浪费大量的时间,且效果和作用不佳。
现有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专利,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1年6月15日公布的名称为“水晶电子古筝”,申请号为200910246986.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框架、筝弦,筝弦固定在框架的两端,框架上设置有琴码,筝弦分别经过琴码,其特征在于:框架上还设置有拾音器和电子综合效果器,拾音器分别设置在每个琴码的旁边,电子综合效果器设置在框架的前端,每个拾音器与电子综合效果器电连接。琴码与面板采用由有机玻璃、聚碳酸脂等化工材料制成。上下滑音时,琴码存在倾斜、搁弦槽脱落等情况,发生破音、走音等问题,影响了弹奏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洁,资源耗用少、使用简单方便、音色纯美、易携带的新型电子古筝。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筝弦和面板,所述筝弦的两端张紧在所述面板前端的前岳山和所述面板后端的后岳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顶面设有整体化的琴码。
所述琴码的横截面呈倒“V”形。
所述前岳山的顶部设有拾音装置。
所述拾音装置包括拾音棒和压条,所述前岳山的顶部设有容纳所述拾音棒的凹槽,所述拾音棒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压条的底部压设在所述拾音棒的顶面,若干所述筝弦压设在所述压条上。
与所述面板还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头端支架和尾端支架,所述头端支架和尾端支架均呈n形,贯穿所述面板。
在所述前端支架和后端支架的底脚之间固定连接有底边一和底边二;使得前、后端支架与底边一、二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面板为弧形的透明面板。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古筝主要由面板、支架、筝弦组成;面板与筝码一体挤压成型,提高了筝码与面板的配合度和稳固性。支架的两侧分别竖直向上凸起,分别形成支撑筝弦的前岳山和后岳山;通过岳山上的拾音装置将筝弦振动的信号收集放大,本案中的面板采用透明或不透明的材质(如工程塑料、有机玻璃、亚克力等)制作,支架采用不锈钢管,不仅性能稳定可靠,而且体积、重量与传统古筝相比,有较大的降低,易于携带练习。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式的电子古筝具有结构简洁,资源耗用少、使用简单方便、音色纯美、易携带、无需保养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3是图1中弧形面板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B向结构剖面图;
图5是图1中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右视图;
图7是图4的俯视图;
图8是图1中A向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是筝弦,2是面板,3是琴码,4是拾音装置,41是拾音棒,42是压条,5是支架,51是头端支架,52是尾端支架,53是底边一,54是底边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百联古筝制作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百联古筝制作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16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捷式风扇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