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备缓冲功能的无人机辅助支脚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1246.3 | 申请日: | 2018-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7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江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浩 |
主分类号: | B64C25/62 | 分类号: | B64C25/62;B64C2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缓冲 功能 无人机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指一种具备缓冲功能的无人机辅助支脚。
背景技术
无人机可广泛应用在军用与民用领域,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
现有的无人机支脚一般采用矩形杆状结构,在实际使用时无人机降落时常常出现由于支脚过短而使得无人机歪斜落地,使得旋转的无人机飞行扇叶打在地面上,易造成损坏,传统的作法是在无人机支脚底部套设一个增高套,以提高支脚高度;但是增高套的底面面积并未增大,无人机降落时冲击力较大,且缺少缓冲机构,使得冲击力直接作用至无人机机体,易损坏无人机,降低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提高降落接触面积,且具备缓冲功能,能有效保护无人机,提高使用寿命的具备缓冲功能的无人机辅助支脚。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备缓冲功能的无人机辅助支脚,包括连接套、支杆、弹簧、支套及降落杆,其中,上述连接套为矩形套体结构,连接套的顶部开口,底部密封,无人机的支脚经连接套的顶部开口插入固定在连接套内;上述支杆包括至少二根,支杆竖直连接于连接套的底部,以便支撑连接套;上述支套套设在支杆的下部,支杆在支套内上下自由滑动;上述弹簧设置于支套内,弹簧的上端连接固定在支杆的下端,弹簧的下端连接固定在支套的底部,以便提供支杆向上的缓冲弹力;上述降落杆连接于支套的下端,以便支撑支套,并在无人机下降时接触地面,提高接触面积。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套内部设有插槽,插槽从连接套的顶面向下凹陷,以便插设无人机支脚。
优选地,所述的插槽内壁上设有至少二根卡条,卡条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地设置于插槽内壁上,并向下延伸至插槽的槽底;卡条为橡胶材质,无人机支脚插入插槽时,卡条压缩,并从无人机支脚的四侧压紧无人机支脚。
优选地,所述的支杆包括四根,四根支杆分别连接于靠近连接套底部四角位置处,支杆的上端与连接套底部固定连接,支杆的下端延伸至上述支套内,并与支套内的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杆的外径小于支套的内径,以便在支套内上下自由滑动。
优选地,所述的支套包括四个,支套为圆筒状结构,支套的顶部开口,以便插入支杆,四个支套分别对应地套设于上述四根支杆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的降落杆包括二根,两根降落杆分别沿前后方向平行间隔设置,其中,位于前侧的降落杆分别连接固定在前侧的两支套的底部,且降落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两支套的外侧;位于后侧的降落杆分别连接固定在后侧的两支套的底部,且降落杆的左右两端分别延伸至两支套的外侧,以便提高支撑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或缺陷进行改进创新,设计了一提高降落接触面积,且具备缓冲功能,能有效保护无人机,提高使用寿命的具备缓冲功能的无人机辅助支脚;本实用新型针对无人机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可拆卸地连接于无人机支脚下部的降落支脚,该降落支脚通过设计一种矩形套体结构的连接套作为连接无人支脚的结构部件,连接套体内壁设有多根卡条,卡条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无人机支脚插入连接套内时,向外挤压卡条,卡条内部产生的反弹力从无人机支脚的四侧压紧无人机支脚,使得无人机支脚固定卡设在连接套内,连接紧固,拆装方便快捷;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连接套的底部四角位置分别设有四根支杆,支杆顶部固定在连接套的底部,支杆底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在提高无人机支脚高度的同时,起到支撑连接套的作用;特别的,本实用新型的支杆采用可滑动式结构设计,通过在支杆底部分别套设有内径大于支杆外径的支套,支杆可在支套内上下自由滑动,且通过在支杆底部与支套之间连接弹簧作为缓冲部件,无人机降落时,地面向上传递的反冲力作用于弹簧上,使得弹簧压缩,并经弹簧压缩产生的反弹力抵消,从而有效地实现了冲击缓冲,减少了对无人机体的冲击,提升其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在支套底部连接有两根降落杆,降落杆为长条状的杆体结构,其左右两端分别延伸在支套外侧,无人机降落时,平行间隔设置的两根降落杆与地面接触,有效地提高了降落支撑面积,达到了避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浩,未经江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1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植保用舵面控制涵道式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射击训练及娱乐的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