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复合绝缘材料制成的配电构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0428.9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9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盛晓云;吕冬春;汪和龙;李孝尊;方晶晶;朱胜;邓绪林;汪中汉;夏凯;王博;朱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00 | 分类号: | H02B1/00;H02B1/20;H02B1/015;H02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复合 绝缘材料 制成 配电 构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变电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复合绝缘材料制成的配电构架。
背景技术
随着居民用电需要的增加以及国网公司对电网要求的提高,变电站建设呈日益上升趋势,经过调研得知户外AIS变电站仍然占很高的比重。作为AIS变电站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屋外配电装置一直采用着门型构架。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重要负荷站以及中心变采用户外GIS变电站,配电装置出线中以GIS双回一跨出线方式较为普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现有的配电构架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不仅在出现过程中所需地线数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并且钢质横梁安装时,易对接地件以及其他横梁的镀锌层造成破坏,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最后钢质横梁笨重,运输和吊装不方便,同时难以安装,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采用复合绝缘材料制成的配电构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复合绝缘材料制成的配电构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采用复合绝缘材料制成的配电构架,包括构架主体和防护围栏,所述构架主体的上端设有避雷针,且避雷针的下端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有橡胶连接球,且橡胶连接球的内部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橡胶连接球的一端设有复合材料圆管,且复合材料圆管的一端设有螺纹连接头,所述复合材料圆管的外表面设有复合材料横梁,且复合材料横梁的一端设有法兰连接口,所述复合材料横梁的下端设有接线端子板和出线挂点,所述构架主体的一侧设有斜爬梯,且斜爬梯的另一侧设有接线台,所述接线台的上端设有接线柱,所述构架主体的内部设有固定撑架,所述固定撑架的上方设有操作台,所述防护围栏的两端均设有地线柱,且防护围栏和操作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线端子板和出线挂点的数量均为若干组,且接线端子板通过复合材料横梁和出线挂点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线柱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其通过接线台和操作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法兰连接口和防护围栏固定连接,且法兰连接口和复合材料横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连接头和螺纹连接孔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采用复合绝缘材料制成的配电构架,通过橡胶连接球和复合材料横梁,一方面,橡胶连接球内部的螺纹连接孔能够对复合材料横梁内部的复合材料圆管进行螺纹连接,与此同时,复合材料横梁一端的法兰连接口与防护围栏固定安装,使得安装过程更加简便,另一方面,橡胶连接球和复合材料横梁都是不导电结构,在使用过后,减少了对绝缘子串的使用,降低了造价,减少了施工工作量,便于后期扩建,同时通过防护围栏两端的有地线柱,能够解决线路侧同杆双回出线时,所需的地线柱不能满足所需的问题,使得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以便构架主体更好地实现配电作用,整个装置简单,操作方便,配电和安装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复合绝缘材料制成的配电构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复合绝缘材料制成的配电构架复合材料横梁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复合绝缘材料制成的配电构架橡胶连接球的局部视图。
图中:1、构架主体;2、避雷针;3、固定架;4、橡胶连接球;5、螺纹连接孔;6、复合材料圆管;7、螺纹连接头;8、复合材料横梁;9、法兰连接口;10、接线端子板;11、出线挂点;12、斜爬梯;13、接线台;14、接线柱;15、固定撑架;16、操作台;17、防护围栏;18、地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04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