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RCπ型滤波设计应用于射频识别技术的RF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67261.0 | 申请日: | 2017-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9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瑞宽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B5/00;H03H7/01 |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c 滤波 设计 应用于 射频 识别 技术 rf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RCπ型滤波设计应用于射频识别技术的RF电路,设置有射频芯片电路、供电电路、晶振电路及天线电路,所述射频芯片电路分别与供电电路、晶振电路及天线电路相连接,且射频芯片电路与中央控制电路的主控芯片相连接,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RCπ型滤波器和电容C11,电容C11作为射频芯片电路的供电输入端连接在射频芯片电路的供电电路上;基于射频技术而设计,解决现有RF电路供电电压不稳定、存在纹波电压影响扫描信号收发的不足之处,整个电路具有设计科学合理、工作稳定性高、信号收发效果好等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射频技术等领域,具体的说,是基于RCπ型滤波设计应用于射频识别技术的RF电路。
背景技术
通信技术,又称通信工程(也作信息工程、电信工程,旧称远距离通信工程、弱电工程)是电子工程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通信工程研究的是,以电磁波、声波或光波的形式把信息通过电脉冲,从发送端(信源)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接受端(信宿)。接受端能否正确辨认信息,取决于传输中的损耗功率高低。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其包括过滤,编码和解码等。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电路基础、通信系统原理、交换技术、无线技术、计算机通信网、通信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光纤通信等。
射频技术(RF)是Radio Frequency的缩写。较常见的应用有无线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标签、电子条码等。其原理为由扫描器发射一特定频率之无线电波能量给接收器,用以驱动接收器电路将内部的代码送出,此时扫描器便接收此代码。
接收器的特殊在于免用电池、免接触、免刷卡故不怕脏污,且晶片密码为世界唯一无法复制,安全性高、长寿命。RFID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典型应用有动物晶片、汽车晶片防盗器、门禁管制、停车场管制、生产线自动化、物料管理。
RFID标签有两种: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
现有通信的某些终端机设备的RF电路设计上存在电压不稳定,受纹波电压影响的缺陷,从而使得RF电路在工作时扫描不准确易出现长期读不出或收不到信号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RCπ型滤波设计应用于射频识别技术的RF电路,基于射频技术而设计,解决现有RF电路供电电压不稳定、存在纹波电压影响扫描信号收发的不足之处,整个电路具有设计科学合理、工作稳定性高、信号收发效果好等特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基于RCπ型滤波设计应用于射频识别技术的RF电路,设置有射频芯片电路、供电电路、晶振电路及天线电路,所述射频芯片电路分别与供电电路、晶振电路及天线电路相连接,且射频芯片电路与中央控制电路的主控芯片相连接,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相互并联的RCπ型滤波器和电容C11,电容C11作为射频芯片电路的供电输入端连接在射频芯片电路的供电电路上。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射频芯片电路包括射频芯片IC2、电容C15及电阻R1,射频芯片IC2的VOUT脚通过电容C15接地,射频芯片IC2的IREF脚通过电阻R1接地,电容C11分别与射频芯片IC2的VCC脚和GND脚相连接,射频芯片IC2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瑞宽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瑞宽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7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