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缸套加工用保温氮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66957.1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5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岳西缸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7/00 | 分类号: | B22D47/00;B22D35/04;B22D30/00;B22D29/04;C23C8/2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466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套加 工用 保温 氮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缸套加工用保温氮化装置。
背景技术
缸套就是气缸套的简称,它镶在缸体的缸筒内,与活塞和缸盖共同组成燃烧室。缸套分为干缸套和湿缸套两大类。背面不接触冷却水的气缸套叫干缸套,背面和冷却水接触的气缸套是湿缸套。干缸套厚度较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湿缸套直接接触冷却水,所以有利于发动机的冷却,有利于发动机的小型轻量化。而缸套粗推内孔后需要进行打磨滚压内孔,将缸套进行打磨滚压时需要对缸套进行固定夹紧,一般打磨机的固定装置大都采用螺栓和卡套,但这种结构对于缸套并不实用,固定缸套后并不能够转动,使得打磨效率不高,并且不能够调节固定的尺度,不能够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缸套,气缸套是发动机的核心零件,也是易损件,气缸套失效模式多是内孔的不耐磨造成的气缸套早期磨损。 为了提高内孔耐磨性能,多采用气体氮化工艺对气缸套进行整体的氮化处理。 但是传统的气体氮化处理因为氮化温度高,氮化变形较大,因而还要预留余量经过珩磨机加工消除产品的变形,这样氮化层也被部分去除。
现有技术中,缸套在进行表面质量加工时,需要对缸套进行降温,氮化处理,传统的设备存在结构复杂难以快速加工成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缸套加工效率高,且冷却速度块,同时确保了产品的机械强度的缸套加工用保温氮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缸套加工用保温氮化装置,包括浇铸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模的一侧设有浇铸支架,所述浇铸支架的侧壁上安装有浇铸包,所述浇铸包的底部通过气缸控制连接可实现翻转浇铸,所述浇铸支架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上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安装有电磁铁,电磁铁通过控制器连接,所述浇铸模的一侧设有滑料通道,所述滑料通道的一侧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上方设有冷却粉喷头,所述冷却粉喷头通过管道连接粉罐,所述冷却腔的上方设有氮化炉,所述氮化炉的底部设有加热棒。
所述氮化炉外设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通过气缸控制可上下移动,所述密封罩的一侧设有抽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在浇铸模的一侧设有浇铸支架,在浇铸支架上端固定安装有横梁,通过浇铸包进行浇铸成型,再通过电磁铁将浇铸成型的缸套吸附搬运至一侧的冷却腔内,再通过冷却腔内喷射冷却粉,提高了缸套的冷却速度,且确保了缸套的机械性能,再用电磁铁将冷却后的缸套吸附送入到氮化炉内进行氮化处理,有效确保了产品的表面质量,提高了缸套的防腐性能 。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缸套加工用保温氮化装置,包括浇铸模1,所述浇铸模1的一侧设有浇铸支架2,所述浇铸支架2的侧壁上安装有浇铸包3,所述浇铸包3的底部通过气缸4控制连接可实现翻转浇铸,所述浇铸支架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横梁5,所述横梁5上滑动安装有滑块6,所述滑块6上固定安装有气缸7,所述气缸7的活塞杆下端安装有电磁铁8,电磁铁8通过控制器9连接,所述浇铸模1的一侧设有滑料通道10,所述滑料通道10的一侧设有冷却腔11,所述冷却腔11上方设有冷却粉喷头12,所述冷却粉喷头12通过管道连接粉罐13,所述冷却腔11的上方设有氮化炉14,所述氮化炉14的底部设有加热棒15。
所述氮化炉14外设有密封罩16,所述密封罩16通过气缸控制可上下移动,所述密封罩16的一侧设有抽真空泵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岳西缸套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岳西缸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69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高效振动筛分离机
- 下一篇:一种筛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