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商用车顶内饰模压的压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66382.3 | 申请日: | 2017-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9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协统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1/08 | 分类号: | B29C51/08;B29C51/26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陈强 |
| 地址: | 2144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合模 模具 收缩 压料装置 压料框 车顶 绷紧 拉伸 内饰 商用 上模 四边 褶皱 本实用新型 产品造型 氮气弹簧 生产效率 角铁框 接触压 预热 换模 减小 开模 料框 重压 加压 成型 预留 挤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商用车顶内饰模压的压料装置,它将预热后的板材放在下角铁框平面上,随后合模,压料框比上模先接触板材,凭自重压紧板材四边,随着合模继续,上模开始接触、挤压板材,板材开始绷紧、拉伸、并伴随着往模具里收缩,收缩到一定程度,氮气弹簧接触压料框并加压,此刻模具内板材往里收缩变得困难,内部再次绷紧、拉伸,直到合模结束。开模后,产品造型、厚度与模具保持一致,产品表面光顺、无褶皱。这样便简化了工人操作步骤、降低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后续换模效率,此外板材尺寸仅需保证在成型后预留在压料框外10‑20mm,可减小板材尺寸,降低产品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商用车顶内饰模压的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商用车顶内饰通常采用板材预热后模压成型的工艺,预热后的板材固定在一个针框架上,这种针框围绕下模,四周分布钢针,针尖朝上,针框整体由4个气缸驱动做上下运动。合模前针框升起,板材固定在钢针上,随着合模,上模接触板材并压紧着板材,强制向下运动,此时气缸保持对针框进行上推,使板材产生足够的绷紧力,直到完全合模;从而确保产品达到光顺、无褶皱的表面质量,开模后针框落下,针框脱离产品。
然而目前的模压成型的针框架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钢针分布较密,工人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固定板材,严重影响了生产节拍。
2、在操作时,工人容易被钢针扎伤手,存在安全隐患。
3、由于工人无法进入到压机正下方,模具中间位置的钢针手够不到,给操作带来不便。
4、由于钢针分布在模具外侧,板材固定在钢针上并产生一定的绷紧力,板材废边尺寸需加大,增加了产品成本。
5、每换一副模具,工人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拆装针框、调整钢针的位置,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节省成本,且节省换模时间的商用车顶内饰模压的压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商用车顶内饰模压的压料装置,它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由上部的压料框和下部的角铁框组成;
所述角铁框由角铁焊接成框架,并固定在下模分型面水平位置;
所述压料框由四块钢板垂直拼接而成,并且每块钢板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在钢板上竖直向上设置,且每块连接板上均开有一个竖直通孔,竖直通孔中穿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一端伸出于竖直通孔,另一端固定在上模的外壁上,这样压料框便可以悬挂在上模上,并且能够沿着固定套灵活地做上下滑动,但不能前后左右运动;
所述上模的外侧还固定有氮气弹簧,所述氮气弹簧作用在压料框对应的顶块上,对压料框施加外力,把板材最大限度地压在下模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新型的压料框操作时,工人只需把预热板材拖动到下模指定位置,去掉了一些繁琐的操作,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2、新型的压料框取消了钢针,消除了被扎伤手的安全隐患。
3、工人无需进入压机正下方去固定板材,操作方便。
4、板材相对原先工艺可以缩减尺寸,降低了成本。
5、压料框结构固定在模具上,无需调整,节省换模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商用车顶内饰模压的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压料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协统汽车附件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协统汽车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63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中空吹塑机的取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吸塑包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