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波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65071.5 | 申请日: | 2017-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7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 发明(设计)人: | 曹中明;陈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奥迪威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5/48 | 分类号: | G01D5/48;G01D11/24;G01D11/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王瑞 |
| 地址: | 52623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波传感器。
背景技术
超声波传感器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其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方向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国防等各个领域。传统的,超声波传感器主要包括外壳、压电元件和必要连线等,超声波传感器在工作时,压电元件与外壳的底部会发生强烈振动,振动传递到外壳侧壁和后方,会使得超声波传感器产生余震,影响超声波传感器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超声波传感器,该超声波传感器能够改善外壳侧壁和后方振动,抑制余震的产生。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声波传感器,包括外壳、压电元件、吸音棉、缓冲胶垫、内部连线构件、外部连线构件以及灌封胶,所述外壳为一端开口的有底壳体,所述压电元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底面上,所述吸音棉设置在所述压电元件上,所述缓冲胶垫设置在所述吸音棉上,所述内部连线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电元件连接,所述内部连线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外部连线构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外部连接构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外壳的开口端向所述外壳的外部引出,所述灌封胶填充于所述外壳的开口端,使得所述吸音棉、缓冲胶垫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粘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胶垫的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匹配,所述缓冲胶垫上设有穿出孔和定位孔,所述内部连线构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穿出孔穿出后插入至所述定位孔中,所述外部连线构件的第一端插入至所述定位孔中与所述内部连线构件的第二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出孔的孔壁上设有与所述内部连线构件的穿过处匹配的装配平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胶垫的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匹配,所述缓冲胶垫的侧壁上开设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填充缺口,相邻的所述填充缺口之间形成定位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音棉上开设有定位缺口,所述缓冲胶垫靠近所述吸音棉的侧面上在与所述定位缺口相对应处设有第一定位凸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缺口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所述定位缺口设置在所述吸音棉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定位凸台的数量与所述定位缺口的数量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音棉的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匹配,所述内部连线构件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定位缺口穿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胶垫远离所述吸音棉的侧面上在与所述第一定位凸台相对应处设有第二定位凸台,且所述第二定位凸台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定位凸台的结构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音棉为涤纶化纤消音减震棉、EPDM(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三元乙丙橡胶)消音减震棉或天然橡胶消音减震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部连线构件为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柔性电路板),所述内部连线构件具有第一内部连线和第二内部连线,所述外部连线构件包括外部端子以及与所述外部端子连接的第一外部连线和第二外部连线,所述压电元件为平板状,所述压电元件远离所述外壳的内底面的侧面为第一侧面,所述压电元件靠近所述外壳的内底面的侧面为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正极和与所述正极之间设有间隙的负极,所述负极从所述外壳的第一侧面延伸至第二侧面,所述第一内部连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内部连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外部连线连接,所述第二内部连线的第一端与所述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内部连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外部连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压电元件和外部连线构件通过内部连线构件实现连接导通,内部连线构件能够将来自外部连线构件的驱动电压供给给压电元件,通过在压电元件上依次设置吸音棉和缓冲胶垫,并利用灌封胶将缓冲胶垫、吸音棉和外壳的内壁粘合成一个整体,吸音棉与缓冲胶垫组合能够有效吸收压电元件远离所述外壳的内底面的后方的振动,灌封胶既能起到封装作用,又能与缓冲胶垫、吸音棉配合缓冲外壳的侧壁振动,形成较佳的阻尼效果。所述超声波传感器,通过在外壳内部构建吸音棉、缓冲胶垫及灌封胶形成的阻尼结构,能够改善外壳侧壁和后方振动,抑制超声波传感器余震的产生,提升超声波传感器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超声波传感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超声波传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奥迪威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奥迪威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50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