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稳定的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62573.2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1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嘉泓;陈卫中;陈培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思迈光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器件 壳体 片状鳍片 光模块 本实用新型 定位安装孔 散热稳定 散热 风道 光通信技术领域 方向设置 加强对流 壳体顶部 壳体一端 散热效率 针状鳍片 侧面 安装卡 扰动 换热 两排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稳定的光模块,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基座、光器件和PCB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外壳、光器件和PCB电路板均安装在基座上,外壳位于光器件上方,光器件与PCB电路板连接;外壳包括壳体,壳体为形,壳体顶部设置有针状鳍片,壳体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片状鳍片,壳体两个侧面下部两端开设有定位安装孔,在壳体一端定位安装孔上方设置有安装卡夹,相邻两排片状鳍片之间设置有风道Ⅰ,垂直片状鳍片方向设置有风道Ⅱ。本实用新型可增加外壳的散热面积,加强对流换热时空气的扰动强度,增强外壳的散热强度,提高光模块的散热效率和使用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稳定的光模块。
背景技术
光模块是一种进行光电信号互转的集成模块,安装于印制板上,作为光通信的接口器件,是光纤通信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光模块在光纤通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通信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光通讯的正常进行,需要将光模块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利用光模块的外壳与环境空气的对流换热是光模块热量散发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常规的光模块外壳与环境空气换热时都存在换热面积过小,换热效率不高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导致光模块在使用时因温度过高而产生损坏,进而影响通信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提到的光模块散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稳定的光模块,旨在提高光模块的散热效率和使用稳定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稳定的光模块,包括外壳、基座、光器件和PCB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外壳、光器件和PCB电路板均安装在基座上,外壳位于光器件上方,光器件与PCB电路板连接;
外壳包括壳体,壳体为形,壳体顶部设置有针状鳍片, 壳体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片状鳍片, 壳体两个侧面下部两端开设有定位安装孔,在壳体一端定位安装孔上方设置有安装卡夹,相邻两排片状鳍片之间设置有风道Ⅰ,垂直片状鳍片方向设置有风道Ⅱ。
进一步优选的,针状鳍片以排为单位规则地排列在壳体顶部面上,相邻两排针状鳍片错开布置。
进一步优选的,针状鳍片的高度为壳体高度的。
进一步优选的,针状鳍片的高度为其直径的3~5倍。
进一步优选的,相邻两针状鳍片之间的距离为其直径的5~7.5倍。
进一步优选的,壳体一个侧面上的两个定位安装孔对称分布在壳体上。
进一步优选的,片状鳍片位于定位安装孔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片状鳍片的高度为其厚度的2~3倍。
进一步优选的,风道Ⅰ宽度为片状鳍片厚度的3~5倍,风道Ⅱ宽度为片状鳍片厚度的5~7.5倍。
进一步优选的,风道Ⅱ的数量为三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壳体顶部设置针状鳍片后,可增加壳体顶部壁面的散热面积,同时,相邻的两排针状鳍片错开布置后,当壳体顶部形成对流后,可以增加空气的扰动,从而增强壳体顶部的散热强度。
2、在壳体两个设置片状鳍片后,可增加壳体侧壁面的散热面积,而风道Ⅰ和风道Ⅱ的设置,使得空气可以顺利流过片状鳍片,且因风道Ⅰ和风道Ⅱ相交叉,这样的结构可以增加空气的扰动,增强壳体侧面的散热强度。
综上,本实用新型可增加外壳的散热面积,加强对流换热时空气的扰动强度,增强外壳的散热强度,提高光模块的散热效率和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思迈光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绵阳思迈光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25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音响功放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模块器件安装座体专用支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