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电芯以及包含该电芯的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61484.6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2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万亚玲;杨宗宇;宋涛;王欢欢;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16;H01M2/26;H01M10/0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王玮 |
地址: | 51811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以及 包含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电芯以及包含有该电芯的锂电池。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优点是能源高、无污染,动力电池则被称为纯电动汽车的心脏,其安全性和续航里程是现阶段影响动力电池快速发展的两大瓶颈,尤其是安全性能关系到电动车在车辆市场上的生死存亡。
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锂离子电池广泛作为动力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中。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使用时,其生产工艺控制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关系着电池的安全性和可持续使用性。现有技术中作为动力电池的锂离子电池一般包括电池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电池电芯,电池电芯上含有将正负极引出的金属导电体,即正极耳和负极耳,电池外壳则包括容纳支撑电池的外部结构件。锂电池电芯在叠片或者卷绕完成以后,在电芯运转和入壳时容易使正、负极片与极片隔膜之间产生错位,而且极易刮伤电芯表面,从而导致电池内部发生短路,对电池的整体安全性埋下严重的隐患。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入壳之前对电池电芯进行包裹紧固的方法,使其表面受到一定保护,使用的材料为Mylar薄膜。Mylar薄膜是一种坚韧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表面平整性透明度和机械柔韧性,广泛应用于包装行业。在动力电池制备工艺中,Mylar薄膜被热封焊接于绝缘片上形成Mylar包装片,从而包裹整个电芯外表面,以达到防止电芯入壳时表面被刮破以及紧固的作用。
在实际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制备的过程中却发现,使用Mylar薄膜对电池电芯进行封装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却同时存在以下问题:
1、Mylar薄膜包裹以后,电池电芯在厚度方向会发生一定量的膨胀,使最终入壳的电芯厚度与设计尺寸存在出入,当批量化进行生产时,总会存在受到厚度尺寸的影响无法正常入壳的电池电芯,从而影响了批量生产的效率。
2、由于受到其本身性质和厚度的影响,一个电芯外部往往只能包裹一层Mylar薄膜,在装配的过程中只要刮破了这一层薄膜,电池电芯就会暴露,存在内部短路的风险。
3、现有的技术中,壳体一般采用铝壳或者是钢壳,电解液如果流到壳体上就会腐蚀壳体,增加电解池泄漏的危险,Mylar的耐腐蚀能力和机械强度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动力电池来说无法达到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动力电池电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电芯采用的是无Mylar结构,利用电池隔膜在电池电芯外部进行包裹防护。同时,本实用新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有上述动力电池电芯的锂电池,并提供了该锂电池的制备方法。本实用新型中的锂电池在现有电池的加工产线上无需添加任何多余步骤即可进行制备,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且制备出的锂电池内电芯结构稳定、绝缘性好,缓解了电芯内部液体泄漏的隐患。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电芯,设于动力电池壳体内,所述动力电池电芯外部包裹电池隔膜。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隔膜的包裹层数为4-8层。
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电芯采用的是正极/电池隔膜/负极/电池隔膜的结构,电池电芯的制备过程中将正负极与分隔两者的电池隔膜进行卷绕,形成圆柱状的结构,也被称为裸电芯。电池隔膜作为绝缘分隔材料将正极与负极材料隔离开,防止内部短路。裸电芯卷制完毕后,在裸电芯外部包裹一层Mylar薄膜用以保护。
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电池电芯与现有技术中不同,采用无Mylar结构,利用电池隔膜包裹电芯外部。电池隔膜是具有多孔结构的电绝缘性薄膜,现有技术中是锂离子电池关键的内层组件,主要作用是将电池的正负两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直接接触发生短路,并且具有使电解质离子通过的功能,在电池过热时通过闭孔功能来阻隔电池中的电流传导,故电池隔膜往往具有高的离子通过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溶剂性能,为安全性考虑,一些电池隔膜还具有较低的闭孔温度和较高的熔断温度。本实用新型中即主要利用了电池隔膜的上述特性,将电池隔膜应用于电池电芯的外部包裹防护。考虑到实际应用和制备过程,电池隔膜的包裹层数优选为4-8层,该层数与目前使用的动力电池电芯的尺寸有关,在目前动力电池尺寸以及封装结构的条件下,4-8层是最优化的选择。对于目前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的应用,选择4-6层即可满足需求,不仅成本合理而且能够提升电池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14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型锂电池储能系统电池箱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