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心式可调胸腹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61125.0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9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阳;丁洁芳;马雯婧;王莹;鲍秦琴;徐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胸科医院(南京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叶涓涓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心 连接件 胸腹固定带 固定条 本实用新型 前后连接 背心式 缓冲垫 连接带 缝合 可调 压迫 固定夹杆 限位头 滑杆 靠垫 丝杠 位槽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心式可调胸腹固定带,包括前背心、后背心、以及将前背心与后背心相连的前后连接件,前背心的内侧设有缓冲垫;后背心的内侧设有靠垫;前后连接件包括后背心连接带、连接件以及前背心固定条;后背心连接带的一端缝合于后背心的肋下部位,另一端与连接件相连;前背心固定条缝合于前背心的前侧,其两端分别位于前背心的两侧肋下部位,并且其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限位槽;连接件包括手持框、丝杠、滑杆、固定夹杆以及限位头。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连接件在前背心固定条上的位置对前背心与后背心之间的压迫度进行调节,取代了现有胸腹固定带采用改变缓冲垫数量的方式对压迫度进行调节,穿着更为方便,并且调节更为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心式可调胸腹固定带。
背景技术
胸部或腹部手术后需对形成手术创面的胸部或腹部进行整体压迫包扎,以减少皮瓣下渗液渗血导致的皮瓣下积液积血、切口愈合延迟术后并发症。现在临床仍用传统胸腹固定带或者绷带,根据患者实际手术创面调节位置以及松紧度,但是其调节松紧一次成型,改变松紧度需要重新进行包扎,同时对患者压迫的调节还需依靠改变缓冲垫的数量以实现,较为繁琐。
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研制出一种调节灵活的胸腹固定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心式可调胸腹固定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心式可调胸腹固定带,包括前背心、后背心、以及将前背心与后背心相连的前后连接件,前背心的内侧设有缓冲垫;后背心的内侧设有靠垫;前后连接件包括后背心连接带、连接件以及前背心固定条;后背心连接带的一端缝合于后背心的肋下部位,另一端与连接件相连;前背心固定条缝合于前背心的前侧,其两端分别位于前背心的两侧肋下部位,并且其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限位槽;连接件包括手持框、丝杠、滑杆、固定夹杆以及限位头;手持框为“U”形,其底部与后背心连接带相连;丝杠以及滑杆分别转动于手持框的开口中部以及开口处,并与手持框的深度方向垂直;丝杠的中部配合安装有丝杠螺母,并且丝杠螺母两侧螺纹反向设置;固定夹杆的数量为两个,对称设于丝杠螺母两侧,其底部与丝杠相安装,中部套设于滑杆表面,顶部内侧设有限位头;限位头与限位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心式可调胸腹固定带,由前背心、后背心以及用于将前背心与后背心相连的前后连接件,其中前背心的内侧设有缓冲垫,用于对患者的前胸以及两侧肋下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一方面能够防止患者收到二次压迫,造成进一步地损伤,另一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后背心的内侧设有靠垫,可用于对患者的后背进行保护,同时能够将患者的后背进行垫高,提升舒适感,促进呼吸。本实用新型中的前后连接件由后背心连接带、连接件以及前背心固定条组成,其中后背心连接带的一端缝合与后背心的肋下部位,另一端连接连接件,通过连接件与缝合于前背心上的前背心固定条的松开以及锁紧,在实现前背心与后背心的连接与分离的同时,实现前背心内缓冲垫与患者压迫度的调节,以替代现有技术中通过改变缓冲垫的数量实现压迫度的方式,调节更为灵活;为此,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件设计为由手持框、丝杠、滑杆、固定夹杆以及限位头组成,手持框为“U”形,底部与后背心连接带相连,丝杠以及滑杆分别转动连接于手持框的开口中部以及开口处,丝杠上配合安装两侧螺纹反向设置的丝杠螺母,固定夹杆为关于丝杠螺母对称设置的两个,底部与丝杠相安装,中部套设在滑杆表面,顶部内侧设有与前背心固定条上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头,在使用时,通过调节丝杠螺母控制两个固定夹杆相对靠近或远离,进而实现限位头与限位槽的接触与分离,通过限位头在限位槽中的位置,调节前背心与后背心之前的松紧。
作为优选,缓冲垫包括胸部缓冲垫与肋下缓冲垫,分别贴合于前背心的前胸部位以及肋下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胸科医院(南京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未经南京市胸科医院(南京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1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筒式石膏压力检测装置
- 下一篇:穿刺针孔固定敷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