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控硅油离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59399.6 | 申请日: | 2017-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8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力;李东平;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7/08 | 分类号: | F01P7/08;F01P7/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油 离合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控硅油离合器。该离合器,包括前盖、后盖、主动盘和法兰轴。通过将散热翅片厚度减薄为1.1mm,增加散热翅片数量,增加散热面积,离合器散热能力提升50%;主动盘上增加了3个导油槽,可以加快主动盘的出油以及回油速度,离合器的啮合时间减少约50%,分离时间减少约60%;将主动盘出油孔的直径扩大到了5.5mm,使硅油的出油速度大为增加,减少了硅油风扇的啮合时间,离合器的啮合时间约减少50%;主动盘的最外圈两齿高4.5mm,其他齿高5.0mm,区别于传统齿高一致的设计,增大了硅油的流动空间,使其流动性得到了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风扇转速控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冷却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控硅油离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五、国六排放标准在国内的推进,各大商用车公司对于电控硅油离合器风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提高冷却能力,降低功率消耗,减小风扇噪声等。
现有的电控硅油离合器风存在以下问题:
1、离合器自身散热能力不强:硅油作为传递扭力的介质,在工作时与离合器齿槽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离合器腔体内的温度会迅速升高。如果离合器本身的散热能力不强,风扇的输入转速不能设置的太高,否则硅油会因为过热而失效;
2、离合器的转速可控性不高:如果转速控制不稳定,可能会导致发动机水温无法平稳控制。引起发动机水温高或油耗高、风扇噪声大,且对冷却系统的冲击大;
3、离合器的响应速度慢:离合器快速地啮合和分离可以使离合器对发动机水温的变化及时地做出反应,让发动机水温及时地控制在稳定范围内,防止发动机过热,减少发动机的油耗,可以有效地提升整车的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强、转速可控性好、响应速度快的电控硅油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控硅油离合器,包括前盖和与前盖配合的后盖,及设置在前盖和后盖之间的主动盘,以及与主动盘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的法兰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的外侧壳体上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散热翅片,所述主动盘前后端面上分别设有与前盖和后盖啮合的若干圈环形工作齿,所述环形工作齿与前盖和后盖啮合后形成工作腔,所述主动盘上设有与工作腔连通的储油腔;所述法兰轴顶端伸入到前盖和后盖之间与主动盘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且顶端设有控制工作腔与储油腔通断的阀杆,所述阀杆设置在主动盘上;所述后盖的外端上设有与阀杆感应的电磁线圈总成和检测风扇转速的环形断路器,所述电磁线圈总成套设在法兰轴上,并通过电控螺线管与发动机电控单元相连。
作为优选,在所述主动盘上的若干圈环形工作齿处均匀增设三处沿径向设置的导油槽。
作为优选,所述主动盘上的出油孔的直径为5.5mm。
作为优选,所述主动盘上最外两圈的环形工作齿的高度为4.5mm,其它环形工作齿的高度均为5mm。
作为优选,每片所述散热翅片的厚度均为1.1mm。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散热翅片厚度减薄为1.1mm,增加散热翅片数量,增加散热面积,此外散热翅片布局更加均匀,离合器散热能力提升50%;主动盘上增加了3个导油槽,可以加快主动盘的出油以及回油速度,在匹配相同风扇的情况下,离合器的啮合时间减少约50%,分离时间减少约60%;将主动盘出油孔的直径扩大到了5.5mm,使硅油的出油速度大为增加,减少了硅油风扇的啮合时间,在匹配相同风扇的情况下,离合器的啮合时间约减少50%;主动盘的最外圈两齿高4.5mm,其他齿高5.0mm,区别于传统齿高一致的设计,增大了硅油的流动空间,使其流动性得到了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风扇转速控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控硅油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散热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风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93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框架结构易拉宝防倒伏装置
- 下一篇:可穿戴式采血管穿刺练习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