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浆态床裂解废塑料制备轻质油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4828.0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2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宋金文;周华兰;魏跃;王鸣;刘博洋;徐根华;江笑;朱小方;夏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连云港石化产业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10 | 分类号: | C10G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2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解 催化蒸馏装置 废塑料 轻质油气 浆态床 提质 制备 社会经济效益 催化剂处理 催化剂床层 催化剂循环 反应速度快 浆态床反应 连续化生产 传质传热 底部出口 裂解产物 裂解原料 汽油柴油 温度均匀 依次相连 再生装置 分馏塔 搅拌器 热解油 三循环 返回 分馏 收率 重油 能耗 投资 | ||
一种浆态床裂解废塑料制备轻质油气的装置,该装置将废塑料分别依次通过依次相连的釜一,釜二、釜三裂解,并将裂解产物通入催化蒸馏装置,其中,催化蒸馏装置中的催化剂床层对重组分经过进一步进行裂解提质,轻组分经过分馏塔进行分馏;催化剂循环再生装置对催化剂处理返回釜三循环使用;催化蒸馏装置底部出口与釜一及釜三相连,将催化蒸馏装置中的重油作为裂解原料返回釜三继续裂解,或进入釜一作为热解油;所述的搅拌器设置在浆态床反应釜三中用于搅拌。本装置具有反应过程传质传热效果好、温度均匀,反应速度快、裂解与提质同步进行,汽油柴油收率大于95wt%,投资省、能耗低、可连续化生产、社会经济效益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浆态床裂解废塑料制备轻质油气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浆态床裂解废塑料最大限度制取汽油、柴油、液化气、干气的生产装置,属于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和绿色环保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是石油化工深加工的产物,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具有价廉物美易加工、经久耐用、耐化学腐蚀、电气性能优良等特点。塑料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包装、食品医疗、家用电气、家具儿童玩具等各个领域。随之而来的是废弃塑料物品的处理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白色污染”已经成为一大公害,受到广泛关注。
废塑料资源化开发利用要解决的技术难点和关键问题:
由于废旧塑料型号规格多、形状多样、品种繁多、体积、密度差异极大、成分复杂、水土泥砂金属杂质垃圾等很多且分散,给收集开发利用带来很大困难。
废塑料在裂解反应中由于塑料的导热性差,熔融物料粘度大,易于粘壁产生积炭,导致反应时间长、液体收率低、反应器容易结焦、运行周期短。
塑料PVC含氯量高(58%左右),反应过程中生成HCl,会严重腐蚀设备,HCl回收利用经济效益较差,产品中含氯需要进一步处理。
目前国内废旧塑料及其制品少部分被回收利用,大部分作为废物或垃圾被丢弃、堆放、填埋、焚烧。既造成土地资源被占用,又造成地下水或空气被污染。若经过科学处理,它们又可以变为宝贵的资源被循环再生利用,既不污染环境,又可造福社会。
随着我国环境治理法规的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提高,各项清洁燃料标准的颁布实施,传统的废塑料的处置模式-丢弃、堆放、填埋、焚烧已不再允许;高能耗高污染的废塑料粗加工工艺和粗产品黑油,也将被淘汰。开发清洁高效绿色无污染的新工艺新技术势在必行。其中利用废塑料制取清洁燃料油气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工艺和可较大规模处理的有效方法,既可减少白色污染,又可增加宝贵的油气资源。
国内外关于废塑料的开发利用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直接回收利用,所占比例很小;二是作为垃圾处理,所占比例较大;三是资源化开发利用,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发展方向。
废塑料的资源化开发利用国内外报道的专利文献很多,大多数处于实验研究和小批量试验阶段。例如,废塑料经过破碎,直接与煤混合作为燃料或化工原料;废塑料磨成细粉与焦粉混合,作为矿石冶炼的还原剂;与重油、渣油、废机油混合裂解制炉用燃料油;废塑料直接裂解制燃料油气等。
塑料裂解反应器主要有3种:恒温搅拌式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和槽式旋转裂解反应器,这些反应器有以下不足:恒温搅拌反应釜的裂解产物大部分都是石蜡和重油,经济效益差,需进一步处理。
流化床反应器大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反应过程中容易出现灰渣黏结成块,裂解油气含尘率较高,设备管理复杂,投资较大。
槽式旋转裂解反应器传热慢、裂解反应不完全、结碳严重、最后的产物为难以处理的粘稠炭化物,二次污染严重。
以上这些反应器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反应速度慢、轻质油气收率低,结碳严重,无法实现快速裂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连云港石化产业园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连云港高新技术研究院;连云港石化产业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48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