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规模禽舍强排式风口的降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3912.0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7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匡伟;郗正林;王润之;王秀;何宗亮;姚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学研究所(南京市家畜品种改良站)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A01K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模 禽舍 强排式 风口 降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禽养殖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规模禽舍强排式风口的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土地资源紧缺、环保力度加大的双重压力下,家禽养殖逐步向规模化、设施化、自动化发展。规模场的兴起给家禽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饲养密度的增加对环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禽粪便和废水的排放问题已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主管部门和养殖场户也采取了相应的治理措施,但是禽舍内部尘埃气体直排问题仍未被重视。目前,规模禽舍多为封闭式,舍内大量的尘埃物质随着排风扇直接排向舍外,不仅对环境造成影响,而且还存在防疫隐患。因此,规模禽舍降尘问题也亟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规模禽舍强排式风口的降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规模禽舍强排式风口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捕尘网框架、捕尘网、喷水管、连接管、过滤器、水泵、接水槽和排水沟;所述捕尘网框架为前面敞开的长方体结构,捕尘网框架的前面与禽舍风口相对,捕尘网框架的顶面、后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铺设有捕尘网;所述喷水管和连接管相连通,共同构成罩设在捕尘网框架外的长方体管道框架,所述管道框架的前面与捕尘网框架的前面相接,管道框架顶部的四根管道为喷水管,除喷水管以外的其余管道为连接管,喷水管中除了与捕尘网框架的前面相接的部分均开设有喷水孔;连接管的进水口依次连接至过滤器和水泵,所述水泵安装在接水槽中;所述排水沟为安装在喷水管正下方的环形沟,排水沟的排水口通向接水槽。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还包括防雨装置,所述防雨装置设置在管道框架的顶端,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所述捕尘网框架由热镀锌或不锈钢管焊接而成,设置在离禽舍出风口2.5m处。
所述捕尘网由阻燃尼龙网制成,网孔为40目。
所述排水沟具有一定坡度,可将沟内水流引入接水槽,排水沟宽15cm、深10cm,接水槽长2m、宽2m、深1.6m。
所述喷水孔的孔径为0.1-0.3mm,相邻两孔之间的距离小于1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方便装卸,清洗;降尘效果好,能沉降由禽舍排出的80%的灰尘,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的降尘装置,包括:捕尘网框架1、捕尘网2、喷水管3、连接管4、过滤器5、水泵6、接水槽7、排水沟8和防雨装置10。
捕尘网框架1为前面敞开的长方体结构,由热镀锌管或钢管焊接而成,框架的形状与尺寸根据禽舍的横截面而定,框架与禽舍同宽,高与禽舍屋檐同高,设置在离禽舍出风口(风机端)2.5米处,通过热镀锌管焊接固定在禽舍出风口端,捕尘网框架1的前面与禽舍风口相对。捕尘网2铺设在捕尘网框架1上形成捕尘面,阻隔在风机出风口捕捉粉尘。捕尘网2选择柔韧性好的阻燃尼龙材质制作,网孔一般选择40目。捕尘网框架1与禽舍出风口之间形成的空间,其顶面、后面和左右侧面都应铺设捕尘网2。
喷水管3、连接管4、过滤器5和水泵6共同形成了水帘系统。喷水管3和连接管4相连通,共同构成罩设在捕尘网框架1外的长方体管道框架9,管道框架9的前面与捕尘网框架1的前面相接,管道框架9顶部的四根管道为喷水管3,连接成矩形,除喷水管3以外的其余管道为连接管4。喷水管3设置在距离捕尘网2约1.5米处,高度与捕尘网框架1同高,如图3所示,喷水管3中除了与捕尘网框架1的前面相接的部分均开设有喷水孔10,喷水孔10分布均匀,孔径为0.1-0.3mm,相邻两孔之间距离在1cm以下。连接管4上没有水孔,只起到连接和回流的作用,连接管4的进水口依次连接至过滤器5和水泵6,过滤器5和水泵6安装在接水槽7中,水泵6一端接水源,另一端接过滤器5,水流经过滤器5过滤后进入连接管4,再进入喷水管3,多余的水流在经连接管4进入接水槽7。
接水槽7和排水沟8共同构成排水系统。排水沟8建设在与喷水管3平行的地面上,宽15cm、深10cm,为安装在喷水管3正下方的环形沟。排水沟8一侧设置接水槽7,接水槽7长2m、宽2m、深1.6m,需配置盖板。排水沟8具有一定坡度,可将沟内水流引入接水槽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学研究所(南京市家畜品种改良站),未经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学研究所(南京市家畜品种改良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3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