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具织带的加强衔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3258.3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9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杨锦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时辉创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H5/00 | 分类号: | D06H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尖沙咀东部***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具 织带 缝纫部 缝纫 大身 弧型 线路图 衔接结构 线材 叉型 双叉 本实用新型 花样图案 使用寿命 走线路径 针线 车线 拉扯 拉断 断裂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吊具织带的加强衔接结构,包括吊具大身、吊具织带,所述吊具大身和吊具织带通过线材缝纫特别的走线路径花样图案连接,缝纫的线材有9段,其中,由第一段、第三段、第四段、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和第九段的走线路图型组成双叉叉型缝纫部,这种双叉叉型缝纫部的双倍针线能增加双倍接触面积,能提到双倍力度的支撑;由第二段和第五段的走线路图型组成弧型缝纫部,利用弧型缝纫来增强受力度,让织带在不同角度拉扯时弧型车线把拉力度分散,避免集中力度到某个尖位引至断裂;从而减少了织带与大身连接处的损坏与拉断现象,有效提高吊具品质,延长吊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吊具织带的加强衔接结构。
背景技术
吊具是一种常用於疗养院或医院配合吊机辅助移动病人的工具,在实际使用时,由于织带与大身连接处承受的重力最大,经常会出现现织带与大身连接处损坏或拉断,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正常使用。所以,如何提高织带与大身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安全性使命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现有吊具中织带与大身的连接工艺一般是直接将织带通过大身直接结合缝制,采用这种连接工艺时,由于织带与大身之间仅仅通过一次缝制,两者连接不是非常牢固,当装载物品过重或者长时间使用时,极易造成织带与大身连接处损坏或拉断,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身织带的加强衔接结构,使得织带与大身间连接牢固、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吊具织带的加强衔接结构,包括吊具大身、吊具织带,所述吊具大身和吊具织带通过线材缝纫连接,缝纫的线材包括9节线段,其中,第一段、第三段、第四段、第六段、第七段和第八段的走线路图型组成双叉叉型缝纫部,第二段和第五段的走线路图型组成弧型缝纫部,该弧型缝纫部和双叉叉型缝纫部首尾相连连续缝纫。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第一段,为直线走线,从起始位置垂直向下延伸至缝纫工位A;
第二段,为弧形走线,连接于第一段的末端,该第二段延伸至缝纫工位B,再到缝纫工位C;
第三段,为直线走线,连接于第二段的末端,该第三段斜向上延伸至缝纫工位E;
第四段,为直线走线,连接于第三段的末端,该第四段斜向下延伸至缝纫工位E,压在第一段表面形成第一结点;
第五段,为弧形走线,连接于第四段的末端,该第五段延伸至缝纫工位B,再到缝纫工位C,该第五段围在第二段的外周;
第六段,为直线走线,连接于第五段的末端,该第六段竖直向上延伸至缝纫工位F,压在第三段表面形成第二结点;
第七段,为直线走线,连接于第六段的末端,该第七段斜向下延伸至缝纫工位B,压在第三段表面形成第三结点,压在第二段表面形成第四结点,压在第五段表面形成第五结点;
第八段,为直线走线,连接于第七段的末端,该第八段斜向上延伸至缝纫工位D,压在第二段底面形成第六结点,压在第五段底面形成第七结点,压在第点线段表面形成第八结点;
第九线段,为直线走线,连接于第八段的末端,该第八段竖直向下延伸至缝纫工位A,其末端与第一段重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段至第九线段为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条缝纫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缝纫工位A、缝纫工位B、缝纫工位C在吊具大身和吊具织带叠合位置的下端从右至左排列,所述缝纫工位D、缝纫工位E、缝纫工位F在吊具大身和吊具织带叠合位置的上端从右至左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时辉创意有限公司,未经时辉创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3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织物面料无二次沾污的除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服装生产用裁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