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2027.0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7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肖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永杰诚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王献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滑板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来说,是一种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继传统滑板之后的又一滑板运动的新型产品形式。滑板车具有省力的使用效果,且整车造型美观、操作方便,驾驶更安全。对于喜欢生活方便的朋友来说是非常适合的一种选择,给人们的生活添加多一分乐趣。
现有的滑板车一般由车体及前后轮组组成,车体连接前后轮组并用于供用户站立乘坐,前后轮组用于执行滚动运动。显然地,车体及前后轮组的研究对于滑板车的发展十分重要。
特别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对于便携性的要求日益提高。这种需求给滑板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滑板车可方便地进行折叠携带,以扩大用户的使用范围。现有结构下,滑板车的折叠方式十分有限,尚缺乏简单快速而结构可靠的折叠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机构,具有简单快速的折叠性能,兼具可靠的结构安全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折叠机构,包括:
固定端;
旋转折叠端,所述旋转折叠端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固定端上,所述旋转折叠端的旋转轨迹末端分别为第一极限位置与第二极限位置;
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固定于所述固定端上,并与所述旋转折叠端的旋转轨迹相交;
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可滑动地保持于所述固定端上,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滑动轨迹与所述旋转折叠端的旋转轨迹相交,所述固定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通过弹性作用部连接,所述弹性作用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限位部滑动地压紧于所述旋转折叠端;
所述旋转折叠端处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自所述旋转折叠端的旋转轨迹两侧对所述旋转折叠端施加约束,使所述旋转折叠端失去全部转动自由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端包括固定端本体与开口容纳部,所述固定端本体接近所述旋转折叠端的一端设有所述开口容纳部,所述旋转折叠端包括折叠端本体及与所述开口容纳部铰接的运动配合部,所述折叠端本体接近所述固定端的一端设有所述运动配合部,所述运动配合部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开口容纳部内,所述运动配合部的旋转轨迹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滑动轨迹相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限位部沿远离所述折叠端本体的方向具有运动极限点,所述运动极限点位于所述运动配合部的旋转轨迹的圆弧外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口容纳部为由第一壁、第二壁、第三壁与第一限位部环接而成的环形体,所述环形体的下端面连接于所述固定端本体上,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三壁相对,所述第三壁与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所述第一限位部接近所述旋转折叠端的一端端面位于所述环形体的两端端面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动配合部通过铰接轴与所述开口容纳部铰接,所述运动配合部具有相背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在所述第一极限位置处,所述第一表面面对所述第一限位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折叠端本体的一端具有凹陷部;在所述第二极限位置处,所述凹陷部用于容纳所述第二限位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限位拉杆与设于所述限位拉杆端部的拉杆帽,所述固定端上设有滑动槽,所述限位拉杆可滑动地保持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限位拉杆的轴向与所述限位拉杆的滑动方向垂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杆帽位于所述固定端外部,并具有限位端面而防止所述拉杆帽进入所述固定端之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端的周壁上设有滑动孔,所述弹性作用部可伸缩地保持于所述滑动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孔的轴向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滑动方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固定端与可旋转地保持于固定端上的旋转折叠端,固定端上并设有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固定设置,第二限位部可于固定端上滑动而切换位置,在打开位置与折叠位置下,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均可对旋转折叠端施加约束,使旋转折叠端失去转动自由度而无法旋转,实现了固定端与旋转折叠端的旋转打开与折叠,具有简单快速的折叠特性与可靠的结构安全特性。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永杰诚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永杰诚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2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轮毂折叠电动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共享电动自行车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