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断路器开关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1369.0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4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缪明;杜颖林;海浪;张洪;郭鸿浩;袁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52 | 分类号: | H01H71/5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 | 代理人: | 何涛 |
地址: | 644004***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断路器 开关 手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断路器开关手柄。
背景技术
在当前工业工厂环境中,电路的控制里空气开关的应用非常广泛,然而工业用电的电流往往比较大,配用的空气开关规格也比较大,对于三相工业用电实际电流的3倍来安装,但是大电流使用的空气开关为了避免电弧等情况,往往开合力矩比较大,开关的长度也比较短,直接用手扳动会非常困难,为此,有些厂家制作有用于扳动开关的开关手柄,但这些开关手柄为不锈钢材质,且受其自身条件限制,开关过程经常会出现开关不到为现象,容易产生电弧,引起安全事故,同时厂家配备手柄过短,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打滑现象,使操作人员产生触电现象,引起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4537876U,公开时间为2015年8月54日,名称为“一种空气开关操作棒”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空气开关操作棒,该空气开关操作棒包括:操作柄,所述操作柄包括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的工作头,所述工作头包括:固定部件以及移动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第一端;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之间具有卡口;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移动部件的位置,以控制所述卡口的打开宽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开关操作棒可以通过所述锁紧装置调节所述卡口的打开宽度,因此,所述空气开关操作棒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空气开关,在进行不同信号的空气开关的断闸与合闸操作时,无需更换空气开关操作棒,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这种技术方案结构比较复杂,使用起来不方便,并且空气开关的开关键一般也是塑料材质,采用夹合的方式也容易损伤。
再如公开号为CN202906252U,公开时间为2013年4月24日,名称为“空气开关专用更换工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空气开关专用更换工具,本实用新型包括撬具本体,所述撬具本体包括前端双齿叉状撬头,所述撬具本体上设置绝缘层,有效地实现安全简便地脱离空气开关的作用,有效地解决了传统使用起子时,不容易握稳,容易滑脱,费时费力的问题。通过将撬具本体设置一定的弧度,更加便于撬头插入空气开关的绝缘拉环内;通过设置把手更加便于操作;通过在把手上设置通孔,更加便于检修作业时携带,但是这种技术方案主要是用于撬开更换,不能直接用于开关的开闭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性好、利用插入式结构配合半圆柱型凸起贴合空气开关的快关键、便于快速准确到位的对空气开关进行开关操作的便携式空气断路器开关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空气断路器开关手柄,包括硬质绝缘材料制成的一体式把手,其特征在于:把手前端设置有卡头,所述卡头为圆柱体,卡头顶部中间带有供空气开关开关键插入的开关插槽,所述开关插槽为长方体型的内凹,且卡头的顶部、所述开关插槽的两个窄边上对称设置有半圆柱型凸起,且半圆柱型凸起的中轴线与开关插槽的长边平行,半圆柱型凸起的高度小于空气开关开关键的长度。
所述卡头底部中间设置有螺孔,把手前段的前端中间设置有对应所述螺孔的螺栓,即卡头与把手之间通过螺孔和螺栓的配合可拆卸连接。
所述把手的前半段为中间内凹的圆柱,后半段为中间外凸的圆柱,且前半段与后半段之间形成符合手握形状的弧线,把手表面设置有防滑颗粒。
所述卡头的直径与所述把手前端的直径一致。
所述把手后半段的尾部设置有用于穿挂的挂孔。
所述半圆柱型凸起的顶部至开关插槽底部的距离大于空气开关开关键的长度,开关插槽开口的宽度等于空气开关开关键的厚度,开关插槽开口的长度等于空气开关开关键的长度。
所述把手是采用玻璃纤维一体成型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断路器开关手柄,把手采用绝缘材料一体式成型,避免了焊接等连接方式的出现,牢固、可靠;卡头开关插槽的两个窄边上对称设置的半圆柱型凸起,中间部位凸出,其余部分低于凸出部位一定位置,这样就可以避免开关过程中手柄前段被开关挡住出现开关不到位现象的发生,并且半圆柱型凸起采用了一定的弧度设计,避免了开关过程中开关不到位的现象,同时也避免了电弧的产生,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宜宾海丝特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13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能表电池盒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锂电池组组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