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山机械支撑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0108.7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0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汤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M11/08 | 分类号: | F16M11/08;F16M11/32;B66F7/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618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机械 支撑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一种矿山机械支撑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机械行业的发展,机械的生产,加工和实用得到普及和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行业采用机械代替人类手工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不仅降低了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把人类从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同时还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矿山机械是直接用于矿物开采和富选等作业的机械,包括采矿机械和选矿机械。矿山机械在作业的时候,大多需要将机械底面固定在平整的地面上,然而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由于矿山地理条件的复杂性,大多数矿山作业的地方地势都是不平整的,这使得矿山机械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同时还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而目前工程实际中,为了让矿山机械能够进行正常作业,都需要先将地势处理平整,再将矿山机械安置在平整的地势上工作,不但要耗费时间,影响施工效率,而且还要耗费财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能够在矿山地面不平整的情况下,不对地势进行平整时,使矿山机械任然能够顺利工作的一种矿山机械支撑平台。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支撑平台和通过转轴与支撑平台连接的旋转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底部对应四个角的位置均设置有顶体和支撑顶体的液压装置;所述液压装置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缸体、起压装置、储液装置,所述缸体、储液装置、起压装置的内腔可以相互连通;所述缸体的设置将内腔分隔为上方的气腔、下方的油腔这两个液压油不连通腔室的支撑活塞头且支撑活塞头的顶部安装一伸出缸体与上方的顶体连接的支撑活塞杆;所述油腔设置与起压装置连接的进油口和与储液装置连接的卸油口,所述起压装置设置能与储液装置内腔连通的供油口;所述储液装置内的液压油可从供油口单向进入起压装置并从进油口单向进入缸体的油腔,或者所述油腔内的液压油从卸油口单向回流至储液装置。通过顶体和液压装置的共同,可使顶体对应支撑平台上方的旋转平台上升或者下降,进而控制旋转平台整体达到水平。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起压装置包括起压本体、安装在起压本体内的负压调节机构、设置在供油口且只能向起压装置单侧开启的单向进液阀、设置在进油口且只能向缸体其油缸单侧开启的单向出液阀;所述负压调节机构与单向出液阀之间形成负压可调的负压腔。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负压调节机构包括与负压腔内壁紧密接触的负压活塞头、与负压活塞头连接为一体并伸出起压本体的提杆、与提杆连接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中部与提杆伸出起压本体的端部铰接并形成第一支点,同时操作杆靠近第一支点的近端与缸体的外壁铰接并形成第二支点,所述操作杆、提杆、第一支点、第二支点共同形成可驱动负压活塞头沿负压腔内壁上下移动的连杆式驱动结构。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单向进液阀位于负压腔一侧还设置有保持负压活塞头与击单向进液阀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空间的挡块。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储液装置包括储存液压油的储液缸、连接储液缸与卸油口的回油管以及安装在回油管而控制回油管通断的卸荷阀。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缸体设置供支撑活塞杆伸出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紧密套接在支撑活塞杆上的第一密封圈。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起压本体设置供提杆伸出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紧密套接在提杆上的第二密封圈。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平台的前、后、左、右四个竖向的壁面上均嵌入式安装有气泡水平仪。起泡水平仪的设置,使得矿山支撑平台上的旋转平台工作时始终处于一个水平面,降低施工安全隐患,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平台上表面设置有橡胶防滑条。
橡胶防滑条的设置可以使矿山机械在旋转平台上工作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01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锁、壳体组件及电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数码产品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