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贝类蒸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8679.7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1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振东 |
主分类号: | A22C29/04 | 分类号: | A22C29/04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刘志毅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式输送带 蒸煮锅 蒸汽管 夹持带 入口水 贝类 封槽 链式 出口水封 驱动装置 出料口 入料口 蒸煮机 蒸汽 本实用新型 加工效率 开口向上 向下开口 槽设置 上端 能耗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贝类蒸煮机,包括驱动装置、入口水封槽、蒸煮锅和出口水封槽,所述入口水封槽设置蒸煮锅的前端,所述出口水封槽设置在所述蒸煮锅的后端;所述蒸煮锅内设有由所述驱动装置带动的链式输送带和链式夹持带,所述入口水封槽的上端设有开口向上的入料口,且入料口设于所述链式输送带的上方,所述蒸煮锅的后端设有向下开口的出料口,所述链式输送带的后端设置在所述出料口的上方;所述链式输送带的长度大于所述链式夹持带的长度,所述链式夹持带中间设有上部蒸汽管,所述链式输送带中间设有下部蒸汽管,所述上部蒸汽管的蒸汽方向向下,所述下部蒸汽管的蒸汽方向向上;加工出的贝类质量好,加工效率高且能耗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贝类蒸煮机。
背景技术
贝类水产品批量化的传统加工方法是将贝类采用大口锅进行蒸煮后,再采用人工进行剥壳、取肉,但生产效率低。近年来,贝类批量加工逐渐采用机械化设备。
例如,2011年1月5日授权公告的CN201690972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贝类蒸煮设备”,其包括蒸煮罐、传送带和传动机构以及电气控制装置,蒸煮罐为密闭结构;所述的传送带由传动机构带动传送,其结构特点:传送带置于蒸煮罐中,进料口设于蒸煮罐的一头上方且位于蒸煮罐内的传送带一头上方;出料口设于蒸煮罐的另一头下部且位于传送带另一头下方;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和链传动机构,电机经减速机连接链传动机构,在蒸煮罐上设有进蒸汽口、排气口、压力表和温度表。
上述公开的贝类蒸煮设备,是将贝类水产品通过进料口进入蒸煮罐,落在罐内的传送带上,再由传送带把原料传送到固定位置,关闭进料口,向蒸煮罐内注入蒸汽达到额定压力和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后再进行排气,打开出料口后由传送带将蒸煮好的贝类水产品送出蒸煮罐,然后再进行下一批贝类蒸煮操作。
其贝类蒸煮是在密闭的蒸煮罐内进行,贝类蒸煮无连续性,降低了生产效率;另外,蒸煮后的贝类贝壳打开,其贝肉过早脱离贝壳,在传送带传送至出料口输出蒸煮罐的过程中易造成磨损,贝肉产品合格率低。
申请号为201210328474.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夹持式贝类蒸煮机,包括链式输送带、链式夹持带、蒸煮槽和驱动装置,其中蒸煮槽为开口式,加热蒸煮贝类的过程中消耗能量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耗能低、贝类蒸煮效果好且生产效率高的贝类蒸煮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贝类蒸煮机,包括驱动装置、入口水封槽、蒸煮锅和出口水封槽,所述入口水封槽设置蒸煮锅的前端,所述出口水封槽设置在所述蒸煮锅的后端;
所述蒸煮锅内设有由所述驱动装置带动的链式输送带和链式夹持带,所述入口水封槽的上端设有开口向上的入料口,且所述入料口设于所述链式输送带的上方,所述蒸煮锅的后端设有向下开口的出料口,所述链式输送带和链式夹持带之间的空隙为贝类加工区,所述贝类加工区的高度为单层贝类的厚度40-80mm之间;
所述链式输送带的长度大于所述链式夹持带的长度,所述链式夹持带中间设有上部蒸汽管,所述链式输送带中间设有下部蒸汽管,所述上部蒸汽管的蒸汽方向向下,所述下部蒸汽管的蒸汽方向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蒸煮锅的两端均使用水封槽密封,在蒸煮贝类的过程中,蒸汽不外漏,蒸煮锅内压力较大,能实现节能高效的目的;
采用链式夹持带,有效防止了贝肉过早脱离贝壳,避免贝肉与贝壳间的磨擦,保证了贝肉成型完整,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且链式夹持带和链式输送之间的间隙只能容纳单层贝类,生产出的贝类不开口,质量较好;
在贝类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蒸汽管,上下同时蒸贝类,蒸煮效果好,且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振东,未经刘振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8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