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机床主轴可靠性的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48129.5 | 申请日: | 2017-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48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强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商***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机床 主轴 可靠性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机床主轴可靠性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机床的可靠性试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于机床整机的现场可靠性试验,另一类是针对机床关键部件的试验装置可靠性试验。机床整机的现场可靠性试验一般是在机床实际工作过程中收集机床的故障信息,这样能够比较全面的收集到机床的各类故障数据,也开有更为真实的反映处机床的可靠性水平。
随着机床可靠性试验研究的深入,针对机床关键部件的试验台装置靠性试验逐渐发展起来。试验装置可靠性试验可以针对机床故障多发的关键部件进行加速试验和故障的主动激发试验。目前,国内少有针对数控机床主轴可靠性试验装置,使得数控机床主轴可靠性的试验存在周期较长、试验条件不可控,试验环境相对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试验周期较长、条件不可控及环境相对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机床主轴可靠性的试验装置。
具体技术方案实现如下:一种数控机床主轴可靠性的试验装置,包括有小带轮、电机、皮带、大带轮、加载箱、底座、旋转配油器、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述小带轮通过键安装在电机转轴上,皮带两端分别紧套在小带轮和大带轮上,所述大带轮与加载箱固定连接,所述加载箱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座固定在地面,所述旋转配油器和第一液压缸分别固定安装在大带轮内部的前腔和后腔内,所述第二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加载箱内。
上述的,所述加载箱包括有前转套、前轴承、前轴承座、前端盖、后转套、内顶盖、后轴承、后轴承座、后端盖和外顶盖,所述前转套与大带轮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转套与前轴承配合后安装在前轴承座上,所述前轴承座与前端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转套后端和后转套前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内顶盖内的前端和后端,内顶盖内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缸,所述后轴承与后转套配合后安装在后轴承座上,所述后轴承座与后端盖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轴承座与后轴承座分别固定安装在外顶盖的前端和后端。
优选地,前转套与前端盖、后转套与后端盖之间均设有密封件。
进一步优选地,密封件可选为毛毡。
优选地,大带轮、前转套和内顶盖上均开有油道。
优选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数控机床主轴可靠性的试验装置,试验条件可控,且可在较短周期内得到数控机床主轴在不同的工况下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载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小带轮,2-电机,3-皮带,4-大带轮,5-加载箱,6-底座,7-旋转配油器,8-第一液压缸,9-第二液压缸,50-前转套,51-前轴承,52-前轴承座,53-前端盖,54-后转套,55-内顶盖,56-后轴承,57-后轴承座,58-后端盖,59-外顶盖,60-密封件,70-油道,80-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见图1~2所示:一种数控机床主轴可靠性的试验装置,包括有小带轮1、电机2、皮带3、大带轮4、加载箱5、底座6、旋转配油器7、第一液压缸8和第二液压缸9,所述小带轮1通过键安装在电机2转轴上,皮带3两端分别紧套在小带轮1和大带轮4上,所述大带轮2与加载箱5固定连接,所述加载箱5与底座6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座6固定在地面,所述旋转配油器7和第一液压缸8分别固定安装在大带轮4内部的前腔和后腔内,所述第二液压缸9固定安装在加载箱5内。
上述的,所述加载箱4包括有前转套50、前轴承51、前轴承座52、前端盖53、后转套54、内顶盖55、后轴承56、后轴承座57、后端盖58和外顶盖59,所述前转套50与大带轮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转套50与前轴承51配合后安装在前轴承座52上,所述前轴承座52与前端盖5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转套50后端和后转套54前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内顶盖55内的前端和后端,内顶盖55内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缸9,所述后轴承56与后转套54配合后安装在后轴承座57上,所述后轴承座57与后端盖58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轴承座52与后轴承座57分别固定安装在外顶盖59的前端和后端。
优选地,前转套50与前端盖53、后转套54与后端盖58之间均设有密封件60。
进一步优选地,密封件60可选为毛毡。
优选地,大带轮4、前转套50和内顶盖55上均开有油道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强,未经王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81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转盘式双立柱升降对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可上下印刷的扩散膜印刷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