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除油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6730.0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1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高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军;高晓阳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0 | 代理人: | 邢若兰,高之波 |
地址: | 美国伊利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的除油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进行工业生产和建设时经常会产生一些油雾颗粒,在一些车间等工作场所的情况尤为严重,而这些油雾颗粒如果被人体吸入,有可能沉积在肺部而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导致肺癌等严重疾患,而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则会造成大气污染,甚至造成酸雨或雾霾等现象。所以,在排放油雾颗粒前需要使用相应的装置对其进行净化处理。
现有的除油雾装置一般是使用电机将油雾颗粒进入到设有过滤器和空腔的过滤部中,油雾颗粒被过滤器过滤后,其中粒径较大、会造成污染较为严重的部分则留在空腔中,有时为了增强净化效果,还会使油雾颗粒依次经过多个过滤部,所以装置往往较为笨重、进行存放、移动和使用都较为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除油雾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式除油雾装置,包括:底座箱,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箱的内部设有底座空腔,侧面安装有铁丝网滤芯,所述铁丝网滤芯的内侧设有初效过滤器;电机空腔,其位于所述底座箱的顶部并与所述底座箱相连通,所述电机空腔上安装有电机;过滤箱,其位于所述电机空腔的顶部并与所述电机空腔相连通,所述过滤箱的内部设有箱体空腔和二次过滤器;出风部,其位于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并与所述过滤箱相连通,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底轮,所述底轮为活动脚轮,所述电机上安装有卷圆机,所述箱体空腔的侧壁上设有一个内陷部,所述内陷部的外侧安装有电控开关盒。
本实用新型中的移动式除油雾装置通过在装置底部设置底轮等部位,使得装置能够方便地进行移动,在保证净化效果的同时节省了装置的设置和使用的时间,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部的底部设有出风空腔。由此,能够将过滤后的污染气体通入到出风部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空腔的上方设有出风帽,所述出风帽从下到上逐渐变窄。由此,将出风空腔中的污染气体向上输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帽的顶部设有弯曲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管口是水平的。由此,能够通过出风管将过滤后的污染气体排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管的管口处安装有风口块,所述风口块上设有多根可调节的横向斜板。由此,能够防止外界较大的物体进入到出风部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移动式除油雾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所示移动式除油雾装置的示意图二;
图3为图1所示移动式除油雾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移动式除油雾装置。如图1-2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底座箱1、电机空腔2、过滤箱3、出风部4和底轮5等结构,其中底座箱1能够对输入到其中的含有油雾颗粒的污染气体进行初步过滤;电机空腔2位于底座箱1的顶部并与底座箱1 相连通,能够将初步过滤后的污染气体继续向上输送;过滤箱3位于电机空腔2的顶部并与电机空腔2相连通,能够对污染气体进行初进一步过滤;出风部4其位于过滤箱3的顶部并与过滤箱3相连通,能够将过滤后的污染气体排出到除油雾装置的外部;底轮5安装在底座箱1的底部,能够将除油雾装置进行移动。其中,底座箱1、电机空腔2和过滤箱3均为方形,横截面尺寸也大致相同。
图3显示了图1中的移动式除油雾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如图3所示,底座箱1设置在一个底座10上,在底座10的底部的各角处均安装有一个底轮5,而在底座箱1的内部中央设有底座空腔11,而其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均设有一层铁丝网滤芯12,每层铁丝网滤芯12的后方均设有一个初效过滤器13,而底座箱1的顶部设有一个底部较窄顶部较宽的进风喇叭口14,所述进风喇叭口14的顶部与电机空腔2相连通。其中,初效过滤器13一般选择100mm厚度的高效过滤器。
电机空腔2的底部和顶部分别与底座箱1和过滤箱3相连通,其内部能够安装一个电机21的底座,而电机21上部的转动结构则伸入到过滤箱3 中,并且其周围安装有卷圆机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军;高晓阳,未经王军;高晓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6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除杂质效率高的精密气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道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