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浅海的脉红螺诱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6031.6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1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斌;张天文;郭文;许家磊;刘恩孚;陈群;荆圆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东通和水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9/04 | 分类号: | A01K69/04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蒋遥明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浅海 红螺 诱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浅海的脉红螺诱捕装置,所述脉红螺诱捕装置呈无顶的四棱锥体,包括上铁架1和下铁架2,所述上铁架1为10cm*10cm的正方形结构,下铁架2为30cm*30cm的正方形结构,上铁架1和下铁架2之间距离为20cm;所述脉红螺诱捕装置除顶部的一面外,其他5个面设置有渔网3;上铁架1和下铁架2之间的四条棱的内侧设置四条由底到口的网袋4;在上铁架1顶部开口位置设置可翻动的盖板5。本实用新型诱捕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的捕捞与采捕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浅海的诱捕脉红螺的装置。
背景技术
脉红螺(Rapana venosa),俗称“海螺”,又称红螺,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osca)、腹足纲(Gastropoda)、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骨螺科(Muricidae)、脉红螺属(Rapana),因其壳内壁呈杏红色而得名。脉红螺在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均有分布,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捕捞对象,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脉红螺贝壳略近梨形,高100~140毫米。螺旋部小,体螺层膨大。壳面密生低而均匀的螺肋,向外突出形成肩骨。壳面黄褐色,有棕色点线花纹,壳口桔红色,鱼汛期在3~11月。脉红螺足部特别肥大,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甚为人们所喜食,经济价值高。
目前针对脉红螺采捕主要使用扒拉网捕捞,但是该种捕捞方式对浅海底质影响较大,并很容易造成脉红螺损伤。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适用于浅海的对脉红螺捕捞安全无伤害的捕捞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浅海的脉红螺诱捕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扒拉网捕捞对浅海底质影响较大且易损坏脉红螺的问题。
鉴于脉红螺喜欢摄食贝类,并且具有较强的附着性,可以吸附在网绳上移动摄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浅海的脉红螺诱捕装置,所述脉红螺诱捕装置呈无顶的四棱锥体,包括上铁架1和下铁架2,所述上铁架1为10cm*10cm的正方形结构,下铁架2为30cm*30cm的正方形结构,上铁架1和下铁架2之间距离为20cm,所述脉红螺诱捕装置除顶部的一面外,其他5个面设置有渔网3,上铁架1和下铁架2之间的四条棱的内侧设置四条由底到口的网袋4,在网框上方开口位置为可翻动的盖板5。
进一步地,所述的盖板5由两扇门形状的翻板5-1和翻板5-2相互铰接构成,且每扇门可以单方向的向诱捕装置的无顶四棱锥体内部翻转,翻板5-1和翻板5-2之间铰接的转轴延长至上铁架1的边框,且于上铁架1的对称轴相重合;翻板(5-1)和翻板(5-2)中间的连接线(6)与转轴(7)重合;与翻板5-1和翻板5-2之间铰接的转轴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一根弹簧8,通过弹簧的拉伸力可以使翻板5-1和翻板5-2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翻板5-1和翻板5-2之间铰接也可以为合页结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渔网网目为15目,所述网袋采用30目的渔网。
进一步地,向所述网袋4中加入低值贝类作为诱捕生物。
进一步地,向所述诱捕装置的底面也撒入一些低值贝类作为诱捕的贝类。
进一步地,所述低价值贝类选自贻贝、四角蛤蜊、菲律宾蛤蜊。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浅海的脉红螺诱捕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网框上方开口位置为可翻动的盖板,当脉红螺受到网袋内食物气味引诱,爬到盖板上面时,因体重的原因压开翻板掉入笼子内,翻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脉红螺无法再从里面爬出来,并且网框是用渔网包裹,透水性较好,且脉红螺在里面有贝类可以摄食,能在网框里存活较长时间,所以诱捕到的均为活体且未收到伤害,从而保证了捕获的脉红螺鲜活。诱捕装置用贻贝、牡蛎和蛤蜊等低值贝类诱集采捕脉红螺,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诱捕方法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东通和水产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东通和水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60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