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角座式灌装阀介质无滞留放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5794.9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8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宝聪;吴晓刚;方思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铭天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24 | 分类号: | F16K3/24;F16K3/316;F16K3/30;B65B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座式 灌装 介质 滞留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座式灌装阀介质无滞留放料结构,包括阀体,阀体的内部设置有中空杆,中空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片,第一定位片与缸盖固定连接,中空杆中部设置有第二定位片,中空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定位片,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与第三定位片均采用内三角结构,阀体的顶部设置有缸体,缸体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杆。通过以上结构设计及创新,一种角座式灌装阀介质无滞留放料结构,这种结构满足介质无滞留功能的同时,也满足了易于拆卸清洗及维修。其成本相当于传统角座式灌装阀的生产成本,成本相当较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机械及流体控制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角座式灌装阀介质无滞留放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食品、制药、化工等行业的逐步兴盛,其液体灌装设备也就逐步兴起,对灌装设备性能要求也趋于严格,包括某些特殊工况环境中对灌装阀必须满足无毒、无污染、介质无滞留、介质零残消泡等功能和要求,而为了满足介质无滞留、介质零残留等功能时,阀门的制造成本相对过高,且结构复杂,不方便拆卸清洗及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角座式灌装阀介质无滞留放料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座式灌装阀介质无滞留放料结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中空杆,所述中空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定位片,所述第一定位片与缸盖固定连接,所述中空杆中部设置有第二定位片,所述中空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定位片,所述第一定位片、第二定位片与第三定位片均采用内三角结构,所述阀体的顶部设置有缸体,所述缸体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灌装管,所述灌装管的底部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灌装管的一端伸入阀体的内部,所述灌装管通过固定螺母、外螺纹的啮合与阀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灌装管的内壁上与外壁上均设置有垫片,所述两垫片相对于灌装管的高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空杆的末端与灌装管底部内侧设置有O型圈密封槽,所述中空杆的末端与灌装管底部内侧设置有O型圈密封圈, 所述O型圈密封圈限位控制在O型圈密封槽内,所述中空杆的末端的O型圈密封圈与灌装管底部内侧的O型圈密封圈的接合处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灌装管的底部内侧的形状为倒椎体,所述中空杆底部的形状为倒椎体,所述倒椎体的角度均为45°,所述两倒椎体的锥度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阀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灌装孔,所述灌装孔与灌装管的顶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以上结构设计及创新,一种角座式灌装阀介质无滞留放料结构,这种结构满足介质无滞留功能的同时,也满足了易于拆卸清洗及维修。其成本相当于传统角座式灌装阀的生产成本,成本相当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阀门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阀门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第一定位片;3、灌装管;4、O型圈密封槽;5、O型密封圈;6、缸盖;7、第二定位片;8、缸体;9、密封杆;10、固定螺母;11、灌装孔;12、中空杆;13、外螺纹;14、第三定位片;15、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铭天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铭天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5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