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折叠模块组合家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5228.8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6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夏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绿洲万家园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87/00 | 分类号: | A47B8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李之壮 |
地址: | 10012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板 本实用新型 凸起部 支撑体 板体 组装 折叠模块 组合家具 和面板 下端 中部位置 左右两侧 下端面 搬移 拆卸 桌子 搬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折叠模块组合家具,包括第一板体,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第一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面的左右两侧位置,第二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面的中部位置;两块第二板体和两块支撑体,两块所述第二板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下方;两块所述支撑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下方;面板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第一板体和面板就能组装成桌子;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第一板体和面板就能组装成床。在搬迁的时候只要将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支撑体拆卸下来按照类别重叠在一起即可;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组装和便于搬移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具家居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模块组合家具。
背景技术
目前家具全都为整体构成,在搬运过程中由于体积过于庞大而造成搬运不便。在生产存放中也因为体积过于庞大导致搬运、储藏不便,提高仓储成本。目前虽然有多个厂家将家具进行简单模块拆成几个零件,如桌腿、床腿和桌板床板分离的形式,但是拆解后的家具种类过于专一,无法实现通用,导致其工作量增加,浪费人力资源。
现有技术中便携组合的结构有很多,如申请日为2016年5月27日、申请号为201620525146.2、名称为“一种便携式组合工具箱”的中国专利文件,该专利文件的涉及一种便携式组合工具箱,属于塑料箱体制品领域。一种便携式组合工具箱,包括折叠承载板、上盒体与下盒体,折叠承载板为一块长方形硬质塑料板,折叠承载板的中部设有两条平行的折痕,折痕与折叠承载板较长边相互垂直,上盒体与下盒体为相同的两个无盖长方体盒体,上盒体与下盒体的底面分别固定在折叠承载板上两条折痕的两侧;上盒体与下盒体盒体内分别放置有多个模块,模块为一个中部开有凹槽的海绵层,凹槽形状与放置于凹槽内部的工具形状相匹配,多个模块相互拼凑填满上盒体与下盒体。该专利文件所述的便携式组合工具箱具有质量轻,携带方便,可以自由组合携带工具,更具有针对性。该专利文件的便携式组合工具箱虽然能够组成工具箱,但是该专利文件的便携式组合工具箱无法借鉴使用到家具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模块组合家具,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家具存在的种类单一、无法实现通用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模块组合家具,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折叠模块组合家具,包括第一板体,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为两排,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面的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第二凸起部为两排,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面的中部位置;两块第二板体,在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第一插接槽,两块所述第二板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下方并使两块所述第二板体的所述第一插接槽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的两排所述第一凸起部插接配合;两块支撑体,在所述支撑体上设有第二插接槽,两块所述支撑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下方并使两块所述支撑体的所述第二插接槽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的两排所述第二凸起部插接配合;面板,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上方。
如上述的便携式折叠模块组合家具,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两块第三板体,在所述第三板体上设有第三插接槽;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面设有第三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为两排,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下端面的前后两侧位置,两块所述第三板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下方并使两块所述第三板体的所述第三插接槽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的两排所述第三凸起部插接配合。
如上述的便携式折叠模块组合家具,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板体为长方体结构。
如上述的便携式折叠模块组合家具,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板体的上端面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与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对齐。
如上述的便携式折叠模块组合家具,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支撑体为扁平圆柱状结构。
如上述的便携式折叠模块组合家具,进一步优选为: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外周设有金属包装层,所述第一插接槽的内侧壁设有金属容纳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绿洲万家园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绿洲万家园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52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