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可调节拉手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4822.5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31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武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佳文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本实用新型 可调节拉手 限位卡槽 公交车 固定座 外翻边 限位杆 把手 板相适配 套筒内壁 限位卡块 需求调节 弹簧夹 内翻边 弹簧 翻边 嵌合 位杆 人群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公交车可调节拉手;其包括:固定座,中部设有限位杆,在所述限位杆上设有多个限位卡槽板;第一套筒,一端与固定座连接、另一端设有内翻边,第一套筒套设在限位杆外侧;第二套筒,一端设有外翻边且嵌合在第一套筒内并可相对第一套筒移动,在第二套筒内壁设有与所述限位卡槽板相适配的限位卡块;以及把手,设在第二套筒另一端;其中,第二套筒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夹持在内翻边和外翻边之间;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根据使用需求调节把手的作用高度,方便不同人群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交车可调节拉手。
背景技术
在公交上车上通常会设有用于把持的拉手,以方便乘车人员在车内站稳;但设置的把手统称都是固定长度、固定高度,当公交车内挤满人时,身材矮小的人无法抓取把手,有时抓到把手也会使手臂拉直,此时长时间拉拽易造成手臂脱力,影响乘车安全;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可调节的拉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公交车可调节拉手;可对拉手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人们在公交车内的拉拽把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公交车可调节拉手,包括:
固定座,中部设有限位杆,在所述限位杆上设有多个限位卡槽板;
第一套筒,一端与固定座连接、另一端设有内翻边,第一套筒套设在限位杆外侧;
第二套筒,一端设有外翻边且嵌合在第一套筒内并可相对第一套筒移动,在第二套筒内壁设有与所述限位卡槽板相适配的限位卡块;以及
把手,设在第二套筒另一端;
其中,第二套筒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夹持在内翻边和外翻边之间;
进一步,所述把手通过软绳与第二套筒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限位卡槽板上表面设有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利用第二套筒相对第一套筒的伸缩来调节把手作用高度;利用限位杆上的限位卡槽板与限位卡块的配合实现把手作用高度的选取,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节作用高度;在实际应用时可通过转动把手实现限位卡槽板与限位卡块的配合,利用弹簧实现第二套筒相对第一套筒的复位;使用时操作简单方便,可灵活调节作用高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座;2-限位杆;3-限位卡槽板;4-第一套筒;5-内翻边;6-第二套筒;7-外翻边;8-限位卡块;9-把手;1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公交车可调节拉手,包括:固定座1、第一套筒4、第二套筒6和把手9;
其中,固定座1,中部设有限位杆2,在所述限位杆2上设有多个限位卡槽板3;固定座1固定在公交车内的钢管上,固定座1具有一固定平面端并用于第一套筒4,限位杆2固定在该平面端的中部,限位卡槽板3上表面设有弧形槽,限位卡槽板3的弧形开口端朝上、侧面与限位杆2固定连接;多个限位卡槽板3沿限位杆2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第一套筒4,一端与固定座1连接、另一端设有内翻边5,第一套筒4套设在限位杆2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佳文,未经武佳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48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冰箱架
- 下一篇:一种含有VIN标识区域的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