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司机室电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4560.2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0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葛文广;陈瑞润;王俊;蒋洲;陈玉林;朱振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2 | 分类号: | B60H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灵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06 | 代理人: | 苏向银,郑利华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司机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加热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司机驾驶室内的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客车、货车等机动车的发展,对列车车厢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国内高档客车车厢内多采用国外进口的加热器。
机动车、机车加热器属于空气制暖系统,外部空气经过电电热器后的空气送入车内,通过温度调节后,达到设定的温度要求。长途客车、货车的司机由于在长途运输过程中,驾驶车辆的时间比较长,夜晚气温比较低,驾驶室需要长时间的加热设备,如果电加热器散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热,司机容易产生疲劳和困意,产生驾车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司机室电加热器,其散热均匀,给驾驶员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司机室电加热器,包括壳体和电加热管,该电加热管容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上盖板和底板连接而成的框体,该底板包括垂直连接的后底板和下底板,所述上盖板的上端连接在后底板的端部,其下端连接至下底板的端部,所述电加热管通过电加热管支架固定在后底板上,所述的电加热管设置有两个以上,均与所述后底板平行成排设置。
进一步,所述电加热器还设有导流板,该导流板包括直板和斜板成夹角连接而成。
进一步,所述直板和斜板成夹角的角度为100°~140°。
进一步,所述电加热管为U字形管。
进一步,所述上盖板包括:上端水平放置的水平板、竖直的竖板以及连接该水平板和竖板斜板。
进一步,所述水平板和斜板的夹角为100°~140°,所述斜板和所述竖板的夹角为120°~160°。
进一步,所述框体上设有电性连接电加热管的接线盒。
进一步,所述上盖板上沿横向、纵向设置有多排平行的散热孔,该散热孔为椭圆形。
进一步,所述直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加热管支架上。
进一步,所述框体上通过温控支架连接有温控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司机室电加热器,包括底板和罩板,上盖板板上开设有散热孔,电加热管平行底板设置,在电加热管的上方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将热气引流到上盖板方向,该结构确保热气均匀沿着上盖板的方向散出,加热比较均匀,防止局部过热,给驾驶室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司机室电加热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司机室电加热器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司机室电加热器的上盖板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司机室电加热器的上盖板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司机室电加热器掀开上盖板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司机室电加热器的导流板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司机室电加热器的导流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司机室电加热器01,包括壳体和电加热管3,该电加热管3容置于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上盖板2和底板1连接而成的框体,该底板1包括垂直连接的后底板11和下底板12,上盖板2的上端连接在后底板11的端部,其下端连接至下底板12的端部,电加热管3通过电加热管支架4固定在后底板11上,电加热管3设置有两个以上,均与后底板11平行成排设置。
电加热管3为U字形管,U字形管可以节省空间,使整个电加热器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电加热器3还设有导流板5,该导流板5包括直板51和斜板52成夹角连接而成。直板51和斜板52成夹角的角度为100°~140°,在本实施例中,直板51和斜板52成夹角的角度为110°。直板51固定连接在电加热管支架4上。导流板5的折弯结构,起到了对电加热管3的热气流动方向的引流作用,热气顺着导流板5流向上盖板2。
上盖板2包括:上端水平放置的水平板22、竖直的竖板23以及连接该水平板22和竖板23的斜板21。水平板22和斜板21的夹角为100°~140°,斜板21和竖板23的夹角为120°~160°。另外上盖板2上沿横向、纵向设置有多排平行的散热孔24,该散热孔为椭圆形,横向和纵向交织分布的小孔,散发的热量比较均匀,而且不会局部过热。同时,散热孔24与导流板5的结构配合,热气顺利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九州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45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央供料计数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供全双工分组协同通信能力的语音电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