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萼溲疏温室催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3787.5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1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穆艳娟;杨海平;王磊;傅明洋;刘建华;刘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A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崔静 |
地址: | 25001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萼溲疏 温室 催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催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萼溲疏温室催芽装置。
背景技术
光萼溲疏种子极小,千粒重约为0.139g,大田播种种子破土力度小,采用常规催芽育苗方法往往成效甚微,田间催芽育苗表现为不出苗或者出苗少,苗茎细弱,移栽后不易成活等问题。
容器育苗即用特定容器培育林木、花卉等的育苗方式,容器育苗常在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设施中进行,可使苗的生长发育获得较佳的营养和环境条件。苗木随根际土团栽种,起苗和栽种过程中根系受损伤少,成活率高、缓苗期短、发育快、生长旺盛,对不耐移栽的作物或树木尤为适用,但是育苗技术要求高,育苗过程中对容器的要求高。
光萼溲疏种子属于一种极小粒种子,目前,还没有光萼溲疏种子进行容器育苗的相关报告,更没有使用容器催芽的报道,所以限制了光萼溲疏的引种驯化和绿化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萼溲疏温室催芽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光萼溲疏温室催芽装置,包括培养盘,其特征是,所述培养盘内从下到上依次为:铜箔胎SBS改性沥青卷材,催芽基质层,蛭石层和河沙层,所述催芽盘底部带有均匀的透水孔,所述铜箔胎SBS改性沥青卷材上设置透水孔,所述催芽基质层的厚度为4-5cm,所述蛭石层的厚度为1-3mm,所述蛭石层中蛭石的粒径为1-3mm,所述河沙层的厚度为1-2mm,所述河沙的粒径是1-1.5mm。
优选的:所述种子位于催芽基质层与蛭石层之间。
优选的:细沙的粒径1.18mm,即16目。
优选的:所述催芽盘的长56cm,宽24cm,深5-8cm。
有益效果:
(1)使用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催芽装置,光萼溲疏出芽率高,出芽整齐,出苗的时间短,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催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培养盘,2、铜箔胎SBS改性沥青卷材,3、催芽基质层,4、蛭石层,5、河沙层,6、种子,7、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光萼溲疏温室催芽装置,包括培养盘1,所述培养盘1内从下到上依次为:铜箔胎SBS改性沥青卷材2,催芽基质层3,蛭石层4和河沙层5,所述催芽盘1底部带有均匀的透水孔7,所述铜箔胎SBS改性沥青卷材1上设置透水孔7,所述催芽基质层3的厚度为4-5cm,所述蛭石层4的厚度为1-3mm,所述蛭石的粒径是1-3mm,所述河沙层5的厚度为1-2mm,所述细沙层5中河沙的粒径是1-1.5mm,所述种子6位于催芽基质层3与蛭石层4之间。
优选的:河沙的粒径1.18mm,即16目。
优选的:所述催芽盘1的长56cm,宽24cm,深5-8cm。
实施例2
利用实施例1任一所述的光萼溲疏温室催芽装置进行催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催芽盘1底铺设铜箔胎SBS改性沥青卷材2,将所述铜箔胎SBS改性沥青卷材2打孔;
(2)将催芽基质层3装入催芽盘1内,整平;
(3)多菌灵800倍液,将催芽盘1内催芽基质层3统一浇透消毒;
(4)将种子6放置于与催芽盘1规格相同的10目网筛中摊铺均匀,轻轻震动网筛1-2次,使种子落入催芽盘1中;
(5)将蛭石层4均匀覆盖在种子6上面;
(6)覆上河沙层5;
(7)在培养箱或温室内完成催芽,温度控制在25℃-30℃,湿度不低于75%。
实施例3
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催芽装置和催芽方法进行温室容器育苗的具体步骤做进一步的描述,具体如下:
(1)种子采集:8月下旬至9月中上旬,选择生长健壮且无明显病虫害的植株,在其蒴果成熟尚未开裂前采集,采用不低于80目网袋收集,将采后种实带回室内。
(2)种实采后处理:将种实放置于阴凉处,晾干,去除果柄、叶片等杂质,装入顶部保留通气孔的容器,室内自然温度,避光或者弱光保存至翌年3月份。
(3)种实调制:催芽前,将蒴果碾破,过10目、30目网筛进行净种。净种后种子净度达到90%以上。
(4)催芽:催芽在3月中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未经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37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发芽发酵箱
- 下一篇:一种园林用快速型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