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渗透膜性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3228.4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7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邹昊;冯宣;梁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通分离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博通膜材料(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5/10 | 分类号: | B01D6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 性能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正渗透膜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正渗透膜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正渗透技术是一种新的膜分离技术。该技术是利用膜两侧溶液中水的化学势差对物质进行分离,不需要外加压力,对膜的污染少,能解决反渗透过程中需要外加压力,能耗相对较大,并且存在膜易被污染、浓盐水排放污染环境等问题,因此近年来正渗透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脱盐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正渗透技术在污水处理和资源化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它能在很低或无水压的条件下运行,只需克服膜组件的流阻,而且与一般压力驱动膜过程相比,具有较高的抗污染能力。除此之外,正渗透膜过程在食品与药学以及能源领域也得到了拓展应用。因此,正渗透膜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少有能快捷测量正渗透膜性能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渗透膜性能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通过实验手段来评测正渗透膜的性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正渗透膜性能测试装置,包括:膜片测试单元,膜片测试单元包括壳体和正渗透膜,正渗透膜安装在壳体内并将壳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管路,第一管路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第二管路,第二管路与第二腔体相连通,以使第一管路的液体和第二管路的液体可通过正渗透膜进行交换;检测单元,检测单元用于对第一腔体和/或第二腔体中的液体进行测量。
进一步地,正渗透膜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容器,第一管路的进液口与第一容器相连通,第一管路的出液口与第一容器相连通,以使第一管路和第一容器形成第一循环回路。
进一步地,正渗透膜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恒温搅拌器,第一容器设置在恒温搅拌器上,以使第一容器内的液体在搅拌的同时保持恒温。
进一步地,第一管路包括多个第一进液支管,多个第一进液支管与第一腔体相连通,以使第一容器内的液体通过多个出口进入至第一腔体。
进一步地,第一管路包括多个第二出液支管,多个第二出液支管与第一腔体相连通,以使第一腔体内的液体通过多个进口进入至第一容器。
进一步地,正渗透膜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容器,第二管路的进液口与第二容器相连通,第二管路的出液口与第二容器相连通,以使第二管路和第二容器形成第二循环回路。
进一步地,检测单元还包括天平,第二容器放置在天平上以对第二容器及其内的液体称重。
进一步地,检测单元还包括电导率仪,电导率仪设置在第二容器内。
进一步地,检测单元还包括测温器,测温器设置在第二容器内以测量第二容器内的液体的温度。
进一步地,第一腔体内的液体的流向和第二腔体内的液体的流向相反。
进一步地,正渗透膜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流体驱动器,流体驱动器分别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相连通以对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中的液体提供动力。
进一步地,流体驱动器包括一个泵,泵分别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相连通。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管路中的液体驱动至第一腔体,第二管路中的液体流至第二腔体。由于两种液体在具有渗透压差,两种液体通过正渗透膜进行交换,然后再对相关参数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的参数对正渗透膜的性能进行评定。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通过实验手段来测量正渗透膜的性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正渗透膜性能测试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膜片测试单元;11、壳体;12、正渗透膜;13、第一腔体;14、第二腔体;20、第一管路;30、第二管路;40、第一容器;50、恒温搅拌器;60、第二容器;70、天平;80、电导率仪;90、测温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通分离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博通膜材料(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博通分离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博通膜材料(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3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壳体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新型消音门式液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