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碳板锚固性能测试台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2967.1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1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伟;刘锋涛;李红远;张胜利;徐传明;琚宏昌;覃媛媛;尹佳;骆元家;邓拓;赵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柳州思瑞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624 | 代理人: | 任漱晨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锚固 性能 测试 台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应力碳板锚固性能测试台架。
【背景技术】
目前,对碳纤维板的性能测试主要由两种,一种是在大体积混凝土块上进行,一种是立体式反力架,都存在占地空间大,体积巨大,不便放置于室内,作为高校或者一般的科研院所,并不一定要用这样体积较大的装置,因为试验起来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预应力碳板锚固性能测试台架,该测试台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应力碳板锚固性能测试台架,包括两受压杆、两底座钢板、两锚板、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传感器及千斤顶;所述两受压杆平行设置,所述两底座钢板分别分装在所述两受压杆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两受压杆的相对两端部;所述两锚板分别安装在所述两底座钢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有两第一连杆及第一挡板,所述两第一连杆分别安装在其中一锚板上,所述第一挡板套设在所述两第一连杆上并且位于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架所在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架包括有两第二连杆、第二挡板及第三挡板,所述两第二连杆可滑动地安装在另一锚板上,所述第二挡板套设在所述两第二连杆上并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挡板所在一端,所述第三挡板套设在所述两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第二挡板位于对应锚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二挡板用以安装待测试的碳板;所述千斤顶安装在所述第三挡板上,并能够相对对应的锚板拉动所述两第二连杆以对所述碳板施加拉力,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千斤顶上用以测试拉力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两第二连杆平行设置,并且与所述两受压杆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所述第三挡板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两第一连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两第二连杆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两第一连杆平行设置,并且与所述两受压杆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两第一连杆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两第二连杆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启动千斤顶能够相对对应的锚板拉动所述两第二连杆以对所述碳板施加拉力,所述传感器用以测试拉力大小。通过千斤顶分级张拉,记录在不同荷载下碳板的伸长量。本装置具有组装简单,容易操作,占地面积小,占用空间小,试验时易于做防护措施,造价便宜等优点,并且试验中容易进行测量等工作,能够充分模拟工程中真实的碳板加固锚固系统,可以排除混凝土自身材料性能的影响,准确地进行描具锚固性能测试等相关试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应力碳板锚固性能测试台架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一预应力碳板锚固性能测试台架100,包括有两受压杆10、两底座钢板20、两锚板30、一第一固定架40、一第二固定架50、一传感器60及一千斤顶70。
所述两受压杆10平行设置,并且为实心的。所述两底座钢板20分别安装在所述两受压杆10之间,并且位于所述两受压杆10的相对两端部,所述两底座钢板20可通过常用方式如,螺丝、螺栓等固定在所述两受压杆10上。优选地,所述两受压杆10之间的距离等于每一底座钢板20的宽度。
所述两锚板30分别安装在所述两底座钢板20上,例如,所述两锚板30通过螺丝、螺栓等常用固定方式固定在对应的底座钢板20上,且分别与对应的底座钢板20平行。
所述第一固定架40包括有两第一连杆41及一第一挡板42,所述两第一连杆41的第一端分别穿过其中一锚板30,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通过螺帽锁固,从而将所述两第二连杆41安装在对应的锚板30上,所述第一挡板42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杆41的第一端上,并且位于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架50一端。优选地,所述两第一连杆41平行设置,并且与所述第一挡板42垂直设置。
所述第二固定架50包括有两第二连杆51、一第二挡板52及一第三挡板53。所述两第二连杆51的第一端分别滑动穿过另一锚板30及所述第二挡板52,两螺帽分别锁入所述两第二连杆51的第一端,从而将所述第二挡板52套设在所述两第二连杆51上且靠近所述第一挡板42。进一步地,所述两第二连杆51平行设置,并且与所述两受压杆10平行设置,所述两第一连杆41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两第二连杆52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柳州思瑞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柳州思瑞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29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