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信号传送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42352.9 | 申请日: | 2017-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9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伟林 |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6 | 代理人: | 张蕾 |
| 地址: | 363707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传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传送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信号传送装置,产品专业性低,核心物件质量差,安装检验过程复杂,使用过程十分费时费力,因此,研究一种安装效率高,安装错误率低的信号传送器已经成为相关领域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信号传送器,包括壳体、面板和调节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微动开关,所述壳体外侧设有与微动开关对应的接线端子,所述壳体下侧面内侧设有梯形卡框,所述梯形卡框卡接有梯形后垫片。
所述面板上设有长形孔一、与长形孔一对应的刻度标识、与接线端子对应的接线标识、电流电压标识和安装位置标识,所述面板通过卡扣一卡扣二与壳体卡接;
所述调节装置的丝杠穿过壳体上侧面与下侧面上的梯形后垫片连接,所述壳体底面设有与长形孔一对应的长形孔二、壳体固定支架。
作为改进,所述面板靠近下侧面的一端设有卡扣一和卡扣二,所述壳体下侧面设有与卡扣一对应的卡槽、与卡扣二对应的卡孔,所述壳体上侧面设有圆孔一,所述壳体靠近微动开关的侧面设有三个与接线端子对应的圆形线孔,所述壳体左右两侧面的两端之间分别等距设置三个加强柱。
作为改进,所述梯形后垫片上设有与圆孔一对应的圆孔二
作为改进,所述丝杠上套接塑料螺母,所述丝杠顶部穿过圆孔一与塑料齿轮连接,所述丝杠底部通过圆孔二与梯形后垫片套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安装效率高。
2、面板内容清晰,安装错误率低。
3、面板与内部梯形后垫片均采用卡扣式安装,安装方便。
4、形状美观,具有观赏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信号传送器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信号传送器整体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信号传送器整体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信号传送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面板,2、壳体,3、梯形后垫片,4、长孔一,5、圆孔二,6、卡扣,7、微动开关,8、卡槽,9、卡孔,10、圆孔一,11、方孔,12、长孔二,13、支架,14、螺孔,15、线孔,16、长孔三, 17、加强柱,18、塑料齿轮,19、壳体固定支架,20、塑料螺母,21、丝杠,22、接线端子,23、卡扣二。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一种信号传送器,包括壳体2、面板1和调节装置,所述壳体2内设有微动开关7,所述壳体2外侧设有与微动开关7对应的接线端子22,所述壳体2下侧面内侧设有梯形卡框,所述梯形卡框卡接有梯形后垫片3。
所述面板1上设有长形孔一4、与长形孔一4对应的刻度标识、与接线端子22对应的接线标识、电流电压标识和安装位置标识,所述面板1通过卡扣一6卡扣二23与壳体2卡接;
所述调节装置的丝杠21穿过壳体2上侧面与下侧面上的梯形后垫片3连接,所述壳体2底面设有与长形孔一4对应的长形孔二12、壳体固定支架19。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面板1靠近下侧面的一端设有卡扣一6和卡扣二23,所述壳体 2下侧面设有与卡扣一6对应的卡槽8、与卡扣二23对应的卡孔9,所述壳体2上侧面设有圆孔一10,所述壳体2靠近微动开关7的侧面设有三个与接线端子22对应的圆形线孔15,所述壳体2左右两侧面的两端之间分别等距设置三个加强柱17。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梯形后垫片上设有与圆孔一10对应的圆孔二5。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丝杠21上套接塑料螺母20,所述丝杠21顶部穿过圆孔一10 与塑料齿轮18连接,所述丝杠21底部通过圆孔二5与梯形后垫片3套接。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壳体2中设有微动开关7,所述丝杠21穿过壳体2上侧面与壳体2下侧面上的梯形后垫片3连接,所述丝杠21上套接塑料螺母20,用来显示行程圈数及启动微动开关7,所述丝杠21顶部连接塑料齿轮18,所述塑料齿轮18与丝杠21配对相接转动,将线路按照面板1表面的接线标识进行连接,转动塑料齿轮18至可触碰按压到微动开关7时进行信号传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伟林,未经林伟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23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囊密封式球形补偿器
- 下一篇:球形补偿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