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40053.1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3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中科忻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0525;H01M10/6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4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形 锂离子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组。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单体电池在进行串并联之前,先要组成电池模块,电池模块是由多个单体电芯组合而成,再将电池模组组合,达到纯电动汽车所需要储能系统的电量及电压要求。电池系统必须同时经受振动,碰撞等机械冲击,还同时必须保证箱体内风场流畅,温度均匀。而圆柱锂离子电池在进行组装时,如果不适用支架支撑,则最下层电池所承受压力,整个模组抗振动,耐冲击性能会明显下降,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同时无支架支撑,单体电池密堆积散热通道不畅,温度容易大量聚集,不利于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另外,新能源车辆除了安全、使用寿命,另外最重要一点就是能量密度,目前有部分厂家采用“一”字形支架,造成空间利用率过低,能量密度无法满足目前市场以及国标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稳定性、散热性差,以及能量密度无法满足需求问题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组,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稳定性、散热性差,以及能量密度无法满足需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提供了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组,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和单体电池,前支架和后支架相对设置并组成电池组固定架,多个单体电池安装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
前支架和后支架上设置多个相对应设置的单体电池安装孔;
设置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上的单体电池安装孔成排分布,相邻排的单体电池安装孔交错分布;
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通过拉杆连接;
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上均设置有拉杆安装孔,所述拉杆的一端通过拉杆安装孔与前支架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通过拉杆安装孔与后支架连接;
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架盖。
作为上述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盖上带有卡槽,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上设置有卡扣,所述支架盖通过卡槽卡接在卡扣上。
作为上述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盖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片的连接片固定螺丝孔。
作为上述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盖上设置用用于固定绝缘条的绝缘条固定孔。
作为上述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组的一种优选方案,位于同一排的单体电池安装孔的圆心分布在同一直线上,其不同排的单体电池安装孔所在的直线相互平行;
前支架和后支架上其中一个单体电池安装孔与其相邻排的两个相邻单体电池安装孔呈品字形分布。
作为上述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单体电池按照串、并联顺序从前支架的单体电池安装孔安装在电池组固定架上,并且单体电池通过单体电池安装孔固定在电池组固定架上。
作为上述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单体电池安装孔上设置有防止单体电池从电池组固定架上脱出的限位结构。
作为上述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上位于相邻所述单体电池安装孔之间设置有通风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组具有结构稳定性,抗机械冲击以及抗振动性能,同时,在保证留有散热通道的情况下,又兼顾了体积利用率,提高了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架盖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组固定架;2:前支架;3:后支架;4:拉杆;5:支架盖; 6:单体电池安装孔;7:拉杆安装孔;8:卡扣;9:卡槽;10:单体电池;11:连接片固定螺丝孔;12:绝缘条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中科忻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中科忻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40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电池模组总成
- 下一篇:储能装置的装配结构及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