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功能训练恢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8984.8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3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西玲;黄亚川;苟宁;何娟;徐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西玲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训练 恢复装置 皮带轮 转动板 本实用新型 患者训练 训练装置 旋转轴 支撑架 转动杆 锻炼 床体 皮带 电机 恢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功能训练恢复装置,包括床体、支撑架、电机、旋转轴、第一转动板、第一皮带轮、第二转动板、转动杆、第二皮带轮、皮带,该功能训练恢复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可对患者的四肢进行同时锻炼,去除了患者使用多种训练装置依次给四肢进行锻炼的步骤,极大的减少了患者的劳动强度,有效的提高了患者训练恢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恢复装置,尤其涉及功能训练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传统的训练恢复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无法满足患者的四肢处于同时锻炼的状态,当患者使用上肢锻炼装置对上肢锻炼完毕后,患者再使用下肢锻炼装置对下肢进行锻炼,此种方式费时费力,无形中增加了患者训练的劳动强度,浪费了患者的体力,降低了患者训练恢复的效果,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功能训练恢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功能训练恢复装置,来解决目前传统的训练恢复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增加了患者训练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患者训练恢复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功能训练恢复装置,包括床体、支撑架、电机、旋转轴、第一转动板、第一皮带轮、第二转动板、转动杆、第二皮带轮、皮带,所述的支撑架位于床体前端左侧,所述的支撑架与床体螺纹相连,所述的电机位于支撑架前端,所述的电机与支撑架螺纹相连,所述的旋转轴位于电机后端,所述的旋转轴与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旋转轴贯穿支撑架,所述的旋转轴与支撑架转动相连,所述的旋转轴贯穿床体,所述的旋转轴与床体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转动板位于床体内部左侧顶端,所述的第一转动板与床体转动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转动板贯穿于旋转轴,所述的第一转动板与旋转轴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一皮带轮数量为两件,所述的第一皮带轮均匀贯穿于旋转轴前后两端,所述的第一皮带轮与旋转轴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二转动板数量为两件,所述的第二转动板位于床体内部右侧前后两端,所述的第二转动板与床体转动相连,所述的转动杆数量为两件,所述的转动杆均匀贯穿于床体右侧前后两端,所述的转动杆与床体转动相连,且所述的转动杆贯穿第二转动板,所述的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板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二皮带轮数量为两件,所述的第二皮带轮贯穿于转动杆,所述的第二皮带轮与转动杆紧配相连,所述的皮带数量为两件,所述的皮带一端贯穿于第一皮带轮,所述的皮带与第一皮带轮紧配相连,且所述的皮带另一端贯穿于第二皮带轮,所述的皮带与第二皮带轮紧配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转动板顶部左侧前后两端还设有第一绑带,所述的第一绑带两端与第一转动板铆钉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转动板顶部左侧还设有第二绑带,所述的第二绑带两端与第二转动板铆钉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架内部右侧还设有让位槽,所述的让位槽与支撑架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转动板内部前端还设有感应块,所述的感应块与第一转动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床体内部前端左侧还设有第一金属传感器,所述的第一金属传感器与床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床体顶部左侧还设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与床体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板顶部还设有第二金属传感器,所述的第二金属传感器与支撑板螺纹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西玲,未经刘西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89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