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电效率高的用于电动汽车的振动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7997.3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3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思路;陈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G7/08 | 分类号: | F03G7/08;H02K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9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 效率 用于 电动汽车 振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的发电效率高的用于电动汽车的振动发电装置。振动发电装置包括基板电池,基板电池分别与无线充电座、振动发电装置连接;振动发电装置包括振动层,振动层包括多个蜂窝单元,蜂窝单元的六条边由两条振动发电体以及四条弹性变形体构成,振动发电体包括两条螺旋状的发电线圈相互盘旋形成的DNA式双螺旋结构;沿发电线圈的轴向、两条发电线圈之间设置多组发电单元;发电单元中的两个永磁体之间的初始间隙可以设置的很小,当间隙变化时,产生的感应电流很大,有效提高了发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电效率高的用于电动汽车的振动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手机充电,已经有新型的无线充电座,其原理是利用振动耦合原理将无线充电座上的电能传递给手机的蓄电池,但是无线充电座本身也需要连接电源,这也使得无线充电座的应用受到了限制。现有汽车上,大多数的手机充电设备是利用点烟器当做电源,或直接从发动机舱的蓄电池出引出电源线,将点烟器或电源线与无线充电座连接,对手机进行充电。但车内布线繁琐,且无线充电座布置位置会由于布线而受限,使用不方便;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利用振动产生发电的装置,因此可以考虑利用汽车在行驶时其在垂向产生的振动当做能量来源,为无线手机充电座提供电能,这样可以减少车内部线,且无线充电座的位置不受限制,可随意布置,提高实用性。目前对手机进行充电的无线充电座的结构为平板式结构,为了减小占用车内空间,应该让振动发电装置尽量与无线充电座的结构相适应,也制作成平板式结构。
且目前的振动发电装置其发电效率也较低,主要是因为目前振动发电装置的原理是通过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而受到空间限制,导体的移动范围一般很小,因此发电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的发电效率高的用于电动汽车的振动发电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电效率高的用于电动汽车的振动发电装置,所述的振动发电装置包括基板电池,基板电池的上表面上设置无线充电座,基板电池的下表面与平板状的振动发电装置的上表面连接,振动发电装置的下表面与汽车车身构成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的基板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无线充电座、振动发电装置连接;
所述的振动发电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矩形上吸声板,上吸声板的下方设置与其平行且尺寸相适应的矩形下吸声板;上吸声板与下吸声板之间的区域中、沿上吸声板的长边等间隔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振动层,振动层与上吸声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且与上吸声板的长边垂直;
所述的振动层包括多个六边形蜂窝单元相互连接形成的平面蜂窝状网格结构,蜂窝单元中六边形的六条边由两条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振动发电体以及四条与竖直平面呈一定角度设置的弹性变形体构成,所述的平面蜂窝状网格结构中最上方一层蜂窝单元的上角点与上吸声板的下表面连接,最下方的一层蜂窝单元的下角点与下吸声板的上表面连接;所述蜂窝单元中与上吸声板、下吸声板连接的角点由沿上吸声板的长边方向设置的减振丝构成,所述蜂窝单元中其余角点由沿上吸声板的长边方向设置的导线构成;所述导线包括至少两个截面为扇形的导芯,相邻导芯之间设置绝缘衬垫;
所述振动发电体的端头与导线的外侧面连接,所述弹性变形体的端头与导线的外侧面或减振丝的外侧面连接;所述导线的两端分别与基板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所述上吸声板的上表面与基板电池的下表面连接,所述下吸声板的下表面与汽车车身构成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的振动发电体包括两条螺旋状的发电线圈相互盘旋形成的DNA式双螺旋结构;沿发电线圈的轴向、两条发电线圈之间设置多组发电单元,每组发电单元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永磁体,永磁体的轴向与发电线圈的轴向垂直,两个永磁体的外端分别与一个发电线圈绝缘连接,两个永磁体的内端相互靠近并留有一定的间隙,两个永磁体内端的极性相互反向设置;两个永磁体的内端套在导向套内,使永磁体的内端可沿导向套的轴向方向滑动;一个发电单元中的两条发电线圈各自的端头分别与导线中不同的导芯的外侧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79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毛巾剑杆织机的经轴更换辅助装置
- 下一篇:感应电机定子的封装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