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线束过孔塞和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037262.0 | 申请日: | 2017-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3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缘;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12 | 分类号: | F16L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 地址: | 1014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线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线束过孔塞和车辆,其中管线束过孔塞包括:塞本体。所述塞本体构造为环形且适于套箍在管线束上,所述塞本体上开设有缺口槽,所述缺口槽形成在所述塞本体的周壁上且沿所述塞本体的轴向延伸,从而在所述轴向上形成贯穿所述周壁的贯通槽;其中所述管线束过孔塞为HDPE件。该管线束过孔塞通过在塞本体上开设缺口槽,可有效避免管线束过孔塞装配完成后,管线束过孔塞容易产生变形,导致管线束过梁时胶圈脱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线束过孔塞和车辆。
背景技术
管线束过孔塞用于安装在管线束过孔上防止因车架过梁位置的磨损造成的车辆漏气、漏油或者线束短路等现象。传统管线束过孔塞在装配完成后,容易产生变形,造成管线束过梁时胶圈脱落。而目前因结构形式限制,管线束过孔塞变形脱落之后需要重复装配,既影响装配效果,又影响生产节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线束过孔塞,该管线束过孔塞通过在塞本体上开设缺口槽,可有效避免管线束过孔塞装配完成后,管线束过孔塞过度变形而导致管线束过梁时胶圈脱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管线束过孔塞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管线束过孔塞,包括:塞本体,所述塞本体构造为环形且适于套箍在管线束上,所述塞本体上开设有缺口槽,所述缺口槽形成在所述塞本体的周壁上且沿所述塞本体的轴向延伸,从而在所述轴向上形成贯穿所述周壁的贯通槽;其中所述管线束过孔塞为HDPE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管线束过孔塞,该管线束过孔塞通过在塞本体上开设缺口槽,可有效避免管线束过孔塞装配完成后,管线束过孔塞过度变形而导致管线束过梁时胶圈脱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线束过孔塞,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周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定位法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法兰构造为具有缺口的环形且所述定位法兰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缺口槽的槽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法兰为两个且在所述轴向上间隔开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周壁的两个轴向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导向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部构造为喇叭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部构造为具有缺口的环形且所述导向部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缺口槽的缺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部的内壁面与所述周壁的内壁面圆滑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缺口槽对应的圆心角不大于20°。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管线束过孔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线束过孔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线束过孔塞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线束过孔塞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管线束过孔塞100,塞本体1,缺口槽11,周壁12,定位法兰121,导向部12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72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制混凝土桩抗拔机械接头
- 下一篇:一种桌面机器人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