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折固定板及骨折固定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35496.1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4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罗晓中;石维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晓中;石维祥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A61B17/8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毕翔宇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折部 板主体 骨折固定板 骨折固定 第一板 骨折部位 面弯 固定踝关节 撕脱性骨折 工具包括 固定效果 快速恢复 螺钉 踝关节 板面 内踝 贴合 通孔 外踝 胫骨 腓骨 | ||
1.一种骨折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主体,所述板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板主体的一端还具有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朝所述第一板面所在的一侧弯折,所述第一弯折部的远离所述板主体的一端具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也朝所述第一板面所在的一侧弯折,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构成了钩状的钩抓部,所述板主体还具有从所述第一板面贯穿至所述第二板面的通孔;
所述钩抓部用于钩抓并固定外踝,所述板主体的所述第一板面用于与腓骨相贴合;或所述钩抓部用于钩抓并固定内踝,所述板主体的所述第一板面用于胫骨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抓部的内钩面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由所述内钩面朝远离所述板主体的一侧凹陷,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大致交界处;
所述凹陷部用于与外踝或内踝的末端相贴合,所述钩抓部与外踝或内踝的形状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折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钩抓部的大致中间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包括第一子弯折部、第二子弯折部和第三子弯折部,所述第一子弯折部、所述第二子弯折部和所述第三子弯折部沿所述板主体的同一边缘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子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一子弯折部和所述第三子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二弯折部包括第四子弯折部、第五子弯折部和第六子弯折部,所述第四子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一子弯折部的远离所述板主体的一端且朝所述第一板面所在的一侧弯折,所述第五子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二子弯折部的远离所述板主体的一端且朝所述第一板面所在的一侧弯折,所述第六子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三子弯折部的远离所述板主体的一端且朝所述第一板面所在的一侧弯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折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弯折部和所述第五子弯折部的大致交界处的靠近所述板主体的一侧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朝远离所述板主体的一侧凹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折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弯折部的远离所述板主体的一端与所述板主体之间的最远距离为第一预设距离,所述第二子弯折部的远离所述板主体的一端与所述板主体之间的最远距离为第二预设距离,所述第三子弯折部的远离所述板主体的一端与所述板主体之间的最远距离为第三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和所述第三预设距离均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相对所述板主体的弯折角度为8°~90°,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40°~1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端还具有从所述第一板面贯穿至所述第二板面的长条孔,所述长条孔朝所述板主体的所述第一弯折部所在的一端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的靠近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端还具有从所述第一板面贯穿至所述第二板面的缝合孔,所述缝合孔朝所述板主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弯折部的一端延伸。
10.一种骨折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螺钉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骨折固定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晓中;石维祥,未经罗晓中;石维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354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椎骨扩张引导装置
- 下一篇:后肋脱位环抱器